今年“五一”假期,崇禮接待游客16.26萬人次、旅游總花費1.53億元,同比增長5.2%和4.8%。2024——2025年雪季,崇禮接待游客數量突破520萬人次、旅游總花費突破60億元。
不斷攀升的數據顯現了崇禮發展冰雪文旅產業的雄厚實力和集群效應,奧運場館賽后利用一直是世界性難題,崇禮如何破題,將冬奧資源轉化為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新動能?讓我們一起探尋其背后的多維優勢與創新實踐。
賽事“流量”變消費“增量”
谷愛凌、蔡雪桐、李方慧……2024——2025賽季,7項國際級、15項國家級雪上項目專業賽事在崇禮舉辦,數名冬奧會、世界杯冠軍登場亮相。崇禮承辦國際級、國家級賽事數量連續三年全國第一,已成為國內頂級雪上賽事集聚區。
截至目前,崇禮雪道總數達219條、總長178公里,16條雪道通過國際雪聯認證。加上曾承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云頂滑雪公園以及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基本具備了承接全部雪上項目的辦賽條件。
與國內各大雪場相比,崇禮緣何能夠高頻次舉辦高水平賽事?張家口奧林匹克公園發展事業部總監翟艷麗告訴記者:“崇禮有高水準的冬奧場館以及豐富的賽事組織經驗,賽事保障隊伍中80%的成員曾為北京冬奧會服務,近年來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具備舉辦國際級、國家級賽事的條件和能力。”
高水平的冰雪賽事、世界冠軍的加入,提升了賽事品質,增強了賽事吸引力,吸引了眾多冰雪迷來到崇禮冬奧場館滑雪、觀賽。
“崇禮之行,我花了近3000元。”去年12月,2024——2025賽季國際雪聯自由式滑雪U型場地世界杯(崇禮站)決賽在云頂滑雪公園舉行,來自湖北武漢的一名游客趕到現場,為自己喜歡的中國運動員加油。她說:“來崇禮可以體驗高品質的滑雪度假,近距離觀看世界級賽事以及喜愛的運動員,來一趟不虛此行。”像她這樣“為一場比賽奔赴一座城”的游客在崇禮數不勝數。
同月,國際雪聯跳臺滑雪洲際杯和國際雪聯跳臺滑雪女子世界杯相繼在“雪如意”舉行。“比賽期間,張家口冬奧村、雪如意維景酒店、雪如意睿景酒店共接待上萬名國內外游客。與去年同期相比,客流增長了250%。”翟艷麗說。
在冰雪賽事的加持下,今年春節前夕,崇禮多家酒店、飯店爆滿,連從北京到崇禮的火車票都十分搶手。賽事“流量”變成消費“增量”,拉動了當地旅游、餐飲、購物等消費的增長。僅春節假期,崇禮接待游客60.45萬人次,同比增長27.59%,實現旅游綜合收入6.35億元。
滑雪市場存大片藍海
整個雪季,滑雪集群效應在崇禮切實顯現,冰雪運動與冰雪經濟呈現黏性發展態勢。
“我經常從北京來崇禮,這次帶孩子一起打卡‘雪如意’。”今年1月,滑雪“發燒友”于女士帶著2個孩子來到崇禮,“雪如意滑雪場的體驗感很好,纜車可以直達雪具大廳,省去了穿著雪具行至雪道的不方便感。”
跳躍、旋轉、空翻……云頂滑雪公園內,在U型場地上馳騁冰雪是青少年的最愛。云頂的U型池按照國際賽事標準制作,場地保障是全國最好的,孩子們得到了充分的訓練。
崇禮客流量不斷攀升,源于當地豐富的雪道資源,滑雪場開展了各種活動以及高品質服務。各家滑雪場經營者都有適合自身的經營策略,瞄準差異化客群,培育新的客源增長點,為雪友帶來多樣化的滑雪體驗,激發了大眾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
太舞小鎮品牌總監任曉強說:“我們配備了體育公園、溫泉、電影院、商業步行街等一系列配套設施,讓游客每天享受不一樣的度假時光。”像這樣不斷提升客戶滑雪體驗的作法,不只太舞滑雪場一家。
為方便游客,崇禮在“高鐵+接駁巴士”一站式服務基礎上,增加直達首都機場和北京南站的專線巴士,增開了東西雪場大環線和太子城核心區雪場環線公交線路;開通智慧交通平臺,接入全區23條公交線路、104部公交車運營信息,提高出行效率。
他們還引進知名餐飲品牌38家,收集主城區、萬龍滑雪場等280家美食店鋪信息,制作出美食地圖。推出雪具直達快遞、雪具寄存等服務,在雪場、酒店以及旅游區內,依托機器人技術,搭載人工智能模塊,在票務、餐飲、住宿等領域提供更多智慧便捷服務,打造高端服務體驗,極大地提升了游客的便利性和舒適度。
“就是凌晨也有24小時雪具店,點外賣也很方便。”山東雪友安先生說。上海雪友趙先生表示:“這里的滑雪體驗非常棒,有時候滑累了都不想走。”
滑雪場經營者認為,滑雪市場人口滲透率遠未達到頂峰,仍存大片藍海。
體文旅融合精準發力
“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和國家越野滑雪中心變為擁有登山健身、滑草滑車、崖壁攀巖等功能的山地戶外運動公園。”翟艷麗介紹,8公里外的云頂滑雪公園已對平行大回轉、障礙追逐等冬奧雪道進行了適應性改造,面向游客開放。
不少游客專門來到“雪如意”,坐上小纜車、登上出發臺、站在場中央,打卡體驗當年冬奧冠軍比賽的“同款”賽道。曾經在北京冬奧會上大放異彩的冬奧場館,除了受到運動員青睞外,現已變身為備受游客喜愛的文旅新地標。
克服場館賽后利用一直以來都是世界性難題,如何將冬奧資源轉化為發展新動能?按照新的功能定位,崇禮冬奧場館經過軟硬件改造,已實現多業態轉型。今年以來,該區打造華僑冰雪博物館和冬奧展館兩大核心研學旅游基地,拓展“冬奧+”“冰雪+”歷史文化傳承、自然生態感悟、農業資源體驗和賽事活動參與4個研學主題,精心打造36個研學點位,設置50條精品研學路線。崇禮區文體局副局長韓曉玉介紹,除賽事外,這里還舉辦了各種各樣的文化類活動,比如電音電競活動,游客增長非常明顯。
“適應性改造為冬奧場館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時也做到了冬奧場館的充分利用。”翟艷麗說,冬奧場館不斷拓展功能,形成了業態豐富的后奧運產業生態圈。2024年,崇禮共接待游客853.8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95.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和10%。
(記者 魏民 通訊員 周大偉)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