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將至,河北秦皇島撫寧區大新寨鎮長城片區,山林如畫,郁郁蔥蔥。長城腳下,騎行愛好者穿行在山間,賞林中景、品長城韻,到村里嘗農家飯,買農產品。沿線的王漢溝村,山坡上成片的黃桃已掛滿枝頭,村民們正忙著套袋。
“我家主要種黃桃,還有一部分蘋果和栗子,賣價都不低。近些年,村里大變樣,大伙兒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72歲的村民鄧世海說。
在村里,上了歲數的村民都還記得20年前流傳的順口溜——王漢溝、王漢溝,十年九不收,七梁八嶺九道溝,花錢靠貸款,吃糧靠返銷。如今,村民翻建新房,村里街道升級,新建民宿、旅游老街、文化廣場、農耕趣味運動場,充滿現代氣息又富有鄉土特色。
村里的變化得益于十余年來,村集體對于發展模式的不斷探索和實踐。
“我們這里山多地少,以前村民種玉米、高粱等大田作物,一年掙不了多少錢,只有調減老套低效作物,提高種植效益,村民才能增收。”2010年,時任村黨支部書記的王殿和經過多方考察,帶領村民調整種植結構,發展黃桃種植,通過盤活集體山林資源,開發荒山,逐漸形成種植規模。
為了讓“酒香”飄出“深巷”,從2013年起,王漢溝村每年春天都舉辦桃花節,吸引了眾多客商和游客到村洽談參觀、賞花踏春,村里的采摘、農家樂隨之興起,鄉村旅游開始蓬勃發展。黃桃的知名度越來越高,采摘季節,客商到村里收購的價格比當地收購站還高,黃桃銷往京津冀、內蒙古、東三省、陜西等。
通過特色農業帶動鄉村旅游,王漢溝的人氣越來越旺,并在吃、住、游、娛、購上下功夫,構建以黃桃產業為主導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體系,針對不同的旅游群體,開發農耕、素質拓展等研學活動,以及相親會、企業團建等成人活動,建設環山小天路和民宿,依托周邊長城資源,吸引騎行愛好者進村休閑度假。去年,王漢溝村吸引游客11.5萬人,直接帶動經濟收入超過300萬元。
鄧世海家兩年前以老宅入股了村里的民宿合作社,每年都能拿一筆分紅。如今,王漢溝村已經有113戶村民入股種植、民宿、運輸等各類合作社,去年入股農戶年增收超過5000元。
村集體+合作社+公司+村民的模式拓寬了村集體收入渠道,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目前,王漢溝村民人均年收入從十年前的2000元增長到2萬余元。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