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G8821次列車從懷興城際廊坊北站駛出。“15分鐘,6元錢,既快捷又實惠!”經常在廊坊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之間往返的廊坊市民尹廣云說,去年底,懷興城際廊興段的開通既節省了通行時間,也讓他的出行方式有了更多選擇。
協同發展,交通先行。近年來,河北省廊坊市抓住用好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大力推進鐵路交通路網建設,加快構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聯互通綜合交通網絡,全方位融入京津冀“一小時交通圈”。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廊坊域內相繼建成津保鐵路、京雄城際、京唐城際、津興城際、懷興城際廊興段等5條高速鐵路。目前,該市境內運行鐵路11條,通車總里程469公里,形成“四縱七橫”鐵路交通主干路網格局,與京津的時空距離越來越近。
連日來,北京軌道交通22號線河北段地下隧道施工現場,“燕郊號”盾構機如巨龍般緩緩向前推進。目前,河北段盾構區間主體結構完成超65%,車站主體結構完成60%以上。建成通車后,廊坊北三縣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將實現最快9分鐘通達。
預計到2026年,廊坊域內建成軌道交通線路將達13條,通車里程約545公里,群眾出行將更加高效快捷。從“通”到“暢”,從“有”到“好”,從“基本適應”到“更好滿足”,“軌道上的京津冀”讓廊坊人坐高鐵跨省出行如同串門。
環京地區有通勤人員75萬,其中廊坊通勤人員約35萬人。為滿足通勤人員乘車需求,該市按照“一干多支、一線多點、就近上車、快速通行、便捷換乘”的思路,開通運營跨省公交、通勤定制快巴的線路和站點,使群眾的出行效率不斷提高。
近日,在北京地鐵6號線潞城地鐵站外,一輛輛綠色公交車陸續抵達,將家住大廠回族自治縣的跨省通勤族送到北京。“乘坐這條新線路40分鐘就能到,至少可以節省一刻鐘的通勤時間。”在北京朝陽區上班的吳江鵬說。
同一時間,在廊坊開發區大學里三期北門站,市民李新艷登上開往天津北辰科技園的通勤定制公交。“原來我上班都是拼車。5月份這條通勤定制專線開通后,我一個小時就能到公司。”李新艷興奮地說。
隨著跨省公交線路增多、點對點定制快巴的興起,廊坊通勤人員的幸福路越走越暢,同城化效應愈加顯現。廊坊市交通運輸局綜運科負責人蔡輝介紹,目前,廊坊開通進京方向通勤定制快巴運營主要干線6條、支線33條,開通市區至天津、大廠至通州、香河至武清等10條跨區域公交線路,日均運送乘客7000余人次,共運送乘客超308萬人次。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