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日報 記者 高揚
外貿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總會碰到一些困惑。比如,不了解國際貿易規則,會增加出口成本;不熟悉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會產生貿易風險;不掌握涉外商事法律,知識產權在海外應用、轉化、維權會經常“碰壁”……
如何幫助外貿企業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市場環境中實現突圍?市貿促系統打出穩外貿“組合拳”,根據我市外貿企業實際出口情況,開展“定向式”政策幫扶和“靶向式”服務幫扶,讓更多外貿企業理解跨境貿易規則,挖掘出口產品享惠空間,在多重挑戰下的國際市場中逐浪前行。
關稅謀劃真省錢
外貿知識沙龍活動為企業現場解答咨詢。
“企業要出口一批重型設備到韓國,貨值有430多萬美元,如今的國際貿易規則比較多,我們選擇哪一種優惠政策能節省更多關稅呢?”前不久,天業通聯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業部經理岳乾峰到市貿促會辦理出口產品所需的原產地證書時,向工作人員詢問道。
天業通聯公司是我市一家重型裝備制造骨干企業,年出口營業額超2億元。了解到實際訴求后,市貿促會國際合作部部長劉明萃為企業進行關稅謀劃。經查詢,企業出口商品的普通稅率為8%,而運用中韓自貿協定,協定稅率均為0。在市貿促會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天業通聯公司最終選擇了中韓自貿協定,這筆430多萬美元的出口訂單就節省了35萬美元的關稅。
坤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從事軟件開發、電機和控制系統研發的企業,今年,企業簽訂了一筆出口通用橋式起重機到泰國的訂單,貨值400多萬元。“得到消息后,我們主動與企業對接聯系,為企業進行關稅謀劃,幫助他們出具了中國—東盟優惠原產地證書,減免關稅50多萬元。企業高度認可我們的主動作為。”劉明萃說。
隨著中國—厄瓜多爾、中國—塞爾維亞、中國—洪都拉斯等自貿協定生效,我國已簽署自貿協定23個,涉及30個國家和地區,每個自貿協定都對應不同的關稅減讓表和原產地規則。
面對眾多自貿協定,如何快速確定最合適的自貿協定、享受最優惠的關稅減讓,令不少企業十分頭疼。
為此,市貿促會加大對自貿協定的宣介、推廣和培訓力度,“一對一”定向式政策講解,幫助企業理解規則、提前布局,科學預測享惠規模,充分挖掘出口產品享惠空間,運用正確的原產地規則幫助企業進行關稅謀劃。
降低“走出去”風險
首席涉外法律咨詢專家幫助企業合理規避風險。
“這種形式特別好,現場為企業解決了好多困惑和難題,律師給我們稍一點撥,就知道哪里不規范了,非常有實用性,希望這樣的活動以后能多舉辦。”5月13日上午,在市貿促會舉辦的外貿知識沙龍活動上,來參加活動的企業負責人圍著工作人員激動地說。
在沙龍現場,河北仲宏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建松主要針對國際貿易雙方合同、形式發票進行合規性審查,從專業角度對合同訂立時雙方的權利、義務、仲裁條款、違約責任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幫助企業合理規避風險,將治“已病”變為治“未病”。
沙龍現場討論熱烈,從上午9點一直持續到中午12點,很多外貿企業負責人意猶未盡,紛紛表示還有很多法律上的問題要律師解答。
據劉明萃介紹,有些發展跨境電商業務的小微企業,沒有專門的法務人員,為更有針對性地服務外貿企業,促進企業出口,市貿促會組織涉外律師專家庫律師,以沙龍的形式,與外貿企業圍繞合同訂立的合規性、出口退稅、產品備案、跨境電商和政策兌現等問題開展交流。
“今年,外貿知識沙龍系列活動將分批次、分行業、分內容、多期舉辦,更好地發揮涉外律師專家庫的作用,整合中小外貿企業資源,建立信息共享,實現抱團發展,切實推動我市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劉明萃表示。
市貿促會工作人員到外貿企業提供現場指導服務。
據了解,2022年,市貿促會率先在全省開展涉外律師輪值制度,采取線下值班、線上授課、電話和微信咨詢等方式,不定期邀請我市涉外律師專家庫的專家,為外貿企業解答它們在國際貿易、國際運輸、海事海商、國際知識產權等涉外法律方面遇到的問題,免費對外貿企業制定的政策、規章制度、簽訂的合同和協議,以及它們對外商事活動的合規性等提供咨詢建議。從開展活動至今,涉外律師已開展29期輪值,為外貿企業現場解答涉外案件及法律咨詢92個,受到企業廣泛贊譽。
為進一步建立健全我市涉外法律服務工作機制,市貿促會與市司法局聯合謀劃成立了“秦皇島市涉外法律服務中心”,這也是全省首家涉外法律服務中心。中心成立后,在切實保障我市外貿企業合法權益,降低企業“走出去”法律風險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為全市600多家外資外貿企業搭建了涉外法律服務供需對接實體平臺。
“經濟護照”立等可取
市貿促會工作人員為外貿企業出具原產地證書。
今年以來,隨著中國和俄羅斯雙邊經貿關系越來越緊密,對俄貿易增長迅速,我市多家外貿企業簽訂了對俄羅斯出口訂單。我市有一家成立二十多年的鋼鐵企業對俄羅斯的出口訂單呈現強勁增長勢頭,從2024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該企業從市貿促會拿到的原產地證書就有101份,累計出口訂單額3500多萬元,創下近年新高。
原產地證書是商品進入國際貿易領域的“經濟護照”,也是商品出口享受進口國優惠關稅待遇的必要憑證。今年第一季度,市貿促會共簽發一般原產地證446份,同比增長38.94%,簽證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俄羅斯、印度和阿聯酋;優惠原產地證213份,同比增長5.97%。
“原產地證書簽證量增長較快,表明原產地累積規則作用發揮,關稅減免紅利逐步釋放。”劉明萃說。
為保障我市外貿企業用好優惠原產地證的享惠政策,今年以來,市貿促會持續深化“智能審核+人工審核”模式,平均審簽時間縮短至5分鐘,為外貿企業服務做到案無積卷、事不過夜,證書審核完結率在工作時間達到100%。此外,市貿促會還大力推行自主打印,企業原產地證書申領實現“足不出戶、立等可取”。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