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在河北省邯鄲市雞澤縣,這是一片全國小麥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百畝攻關田,來自河北農業大學、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邯鄲市農業科學院的5名專家,對麥田的畝穗數、穗粒數、千粒重進行了摸底測產。
河北農業大學教授 李瑞奇:經過今天下午我們專家組對這兩個品種的田間的檢測,最后就是從它的隨機的取樣,連續測穗粒重,以及根據他們常年的千粒重,從這三個結構我們算,最后是這兩個品種分別表現的就是中強筋的農大761,它的畝產達到了743.8公斤,而另外一個叫中筋品種的農大6067,是758.6 公斤。
此外,記者從中國農業大學主辦的2025年優質小麥種業發展暨小麥單產提升工作會議上了解到,今年,河北大部分地區小麥長勢良好,有望實現夏糧豐收。
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成員 王志敏:群體足、群體大、個體比較均勻,那么穗粒數就有保證,它整體平均穗粒數和千粒重是有利的,那么未來還有十幾天的時間,那這段時間如果管理到位,沒有重大的災害,應該說今年是增產的。
農業專家表示,目前河北的小麥已經進入灌漿中后期,是提高小麥產量的最后沖刺階段,要重點預防干熱風、早衰等災害。
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成員 王志敏:防倒伏,同時還防干熱風和早衰。因為后期溫度還在變化當中,后期往往會出現高溫,干熱風還會來的,還會有影響。怎么防干熱風呢?現在不能灌溉了,不能提早灌溉了,那么就是在干熱風之前抓緊最近時間,還可以噴磷酸二氫鉀。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