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5月14日航拍的國家一體化算力網絡京津冀樞紐張家口中明算力中心項目施工現場。記者武殿森攝
這是2024年7月航拍的懷來縣東花園大數據產業園。 記者耿俊 攝
圖為6月17日航拍的位于張北縣的阿里巴巴云計算數據中心基地。吳孟忱攝
據河北日報客戶端(記者魏雨 王雪威)6月11日,張家口中明算力中心項目現場一派忙碌。走進機房,機柜及配套設施正在進行最后調試。項目一期主體工程進入收尾階段,即將投產,規模2萬P(1P約等于每秒1000萬億次計算速度)。它的投產,將使張家口算力規模躍上新臺階。
目前,張家口已建成和投運數據中心項目48個,投運服務器172.24萬臺,折合標準機架46萬架,算力規模超過3萬P。隨著中明算力中心項目建成和陸續投產,預計到年底,該市算力規模將突破5萬P。
張家口在發展算力規模的同時,不斷優化算力結構,提升服務大模型計算等智能算力水平。
即將投用的中明算力中心一期項目,算力類型為智能算力。“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北京一小時可達的超大規模智算中心,提供大模型計算、推理等相關服務,可有效承接京津冀區域科研機構、互聯網公司的智能算力需求。”項目負責人劉博通說。
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興起,智能算力已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需求的變化正在推動張家口算力結構升級。“截至目前,全市投運的數據中心項目,智能算力占比超過70%。今年計劃新投產的項目中,智能算力的占比還將繼續增加。”張家口市數政局副局長張輝華說。
在智能算力逐漸占據主導的背景下,新的產業形態被構建出來。中明算力中心項目在提供算力服務的同時,項目所屬公司也在進行可再生能源等垂直類行業大模型開發。劉博通說:“未來,使用張家口的能源、算力,進行前端大模型開發,這個場景并不遙遠。我們不僅提供算力服務,還會參與到整個人工智能產業中。”
根據未來3至5年規劃,張家口市將以智算占比為突破核心,積極爭取京津冀三地新增大型數據中心、災備中心、云服務平臺在張家口布局,引導和推動政府部門和企業的算力業務、各類應用需求向張家口遷移。
算力的基礎是能源。“雙碳”背景下,張家口市大力推進算電融合,持續提升算力中心綠電使用比例。
位于懷來縣的秦淮數據是一家算力服務商,也是用電大戶,公司今年預計消耗電能22億度。這當中,約10億度電是張家口本地的綠電,占總用電量的近50%。按照規劃,公司綠電使用比例將逐年提升。
近年來,張家口算力企業選擇使用綠電的比例不斷上升。張家口市能源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市算力企業使用綠電占比為28.6%,今年一季度,這一比例已經上升到30.8%。
作為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張家口風光富集、綠電充沛,可為算力產業提供充足的綠色能源供應。目前,該市正在積極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綠電直連”等相關政策落地落實,支持算力企業通過參與綠電市場化交易等方式提升綠色發展水平。
本地的綠電優勢以及下游客戶的綠電需求,勢必推動電力的綠色替代。張輝華表示,張家口將逐步推動算力項目綠電使用比例普遍達到80%以上,著力打造算網協同、算電協同的綠色算力示范基地。
經過十余年的培育與發展,張家口算力產業正迎來全面升級的機遇期。隨著智能算力規模擴大和綠色電力占比提升,算力產業正朝著智慧化、綠色化方向加速轉型。這一“智變”和“綠動”引領的升級,將有效帶動產業能級整體提升,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