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英國視頻博主、“司徒建國秀”欄目主持人司徒建國(Stuart Wiggin)在2025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分論壇圓桌對話中表示,不管是什么民族都有很多共同的東西。外國創作者也可以用自己的視角、語言和理解,去表達一個真實、多元、可親的中國。
英國視頻博主、“司徒建國秀”欄目主持人司徒建國(Stuart Wiggin)在2025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分論壇圓桌對話上發言。
2007年從牛津大學畢業后,司徒建國就來到了中國,18年來他去了中國很多地方旅游,見證了中國的發展變化。內蒙古、廣西、寧夏、新疆、西藏……五個民族自治區他都去過,也體驗了很多當地民族文化,在內蒙古學了射箭、呼麥和搏克,看鄂溫克族的馴鹿、達斡爾族的火球,在云南學白族的扎染,在海南五指山毛納村和黎族人一起跳竹竿舞,在貴州體驗水族的敬酒儀式……
2017年,他開始拍短視頻《司徒建國秀》,用英式幽默來講述中國故事。他說,每一條短視頻,都是一次故事的講述。故事不一定要宏大,也不一定要“震撼”,可以是一個村民的笑容,或者是在火車上跟孩子們聊天。
他特別提到了乘坐“慢火車”穿越涼山彝族自治州時的經歷。當時,車上有很多當地的小朋友們,都特別友好,而且非常有禮貌,還主動教了他幾句彝語。他就此創作的視頻在國外平臺大受歡迎,評論里全是對這些孩子的稱贊,很多外國網友都說他們特別喜歡看到這些孩子的笑容。
在司徒建國的視頻里,真正的主角是人。通過鏡頭和當地人互動,呈現他們的溫暖、幽默和真實,通過他們的故事,展現文化的魅力,也展現人的魅力。他說,“這種沒有刻意強調的方式,讓我覺得更加貼近現實生活。不管是什么民族,大家其實都有很多共同的東西。”這些人,這些經歷,這些畫面,構成了他心中真正的“中國印象”。
談及什么中國故事更受外國受眾歡迎時,他結合個人創作經歷說到,中華文化非常豐富,引人入勝的話題也很多,通過文化體驗式的視頻表達,不僅能讓外國受眾看到,更能讓他們去模仿和參與中華傳統文化中來,從而吸引更多的人關注和愛上中華文化。
司徒建國說,外國創作者可以用自己的視角、語言和理解,去表達一個真實、多元、可親的中國。他希望未來能繼續用短視頻講更多的故事,遇見更多的人,記錄更多的笑容,分享更多的美麗中國。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