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家口市區北部,東、西太平山如天然屏風對峙而立,大境門靜臥其間。
大境門是萬里長城唯一以“門”命名的關隘,也是萬里茶道北通草原、西接歐亞的起點,見證了歷史上的戰爭與繁華,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如今,搶抓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機遇,大境門景區以文化為魂、產業為脈,打造“萬里茶道—大境門”多業態融合服務消費場景。當古老關隘與現代商業共振,這里正蝶變成文旅消費新地標,煥發蓬勃生機。
古老長城見證文旅新生
近日,藍天白云下,12米高的大境門巍然矗立。門楣上,“大好河山”四個大字蒼勁有力,為大境門增添了幾分雄渾壯闊的氣勢。
建于清代初期的大境門,不僅是烽火狼煙里的軍事要塞,也是非常重要的商貿樞紐。“那時,中國商隊用駱駝和老倌車,把南方的茶葉、瓷器、絲綢等貨物從大境門運到現在的蒙古國、俄羅斯等地,再把皮毛、鹿茸運回。大境門內外貨垛林立、車水馬龍,一片繁榮景象。”大境門景區游客中心經理劉曉娟告訴記者。
如今,大境門景區特設“大好河山”張家口照片展,通過展出200多張珍貴的新老照片,幫助游客更好地了解大境門的歷史文化。
登上城門,放眼四顧,順山勢而筑的長城蜿蜒如帶,與大境門遙相呼應。長城上,市民游客或三三兩兩,或成群結隊,拍照打卡,盡情領略無限風光。
“你瞧,這風景多壯觀!”近日,爬至長城最高處的北京游客馮麗英邊拍照、邊稱贊。北京離張家口不遠,馮麗英和愛人自駕過來游玩幾天。
身著漢服,手執團扇,斜倚在城墻上,石家莊游客張怡在攝影師的指導下,擺出優美的姿勢。
“這邊的風景和漢服很相配。我和朋友提前預約了當地的漢服店,專門過來拍寫真。”張怡指著不遠處的漢服體驗館說。
唐制齊胸襦裙、宋制褙子、明制馬面裙……走進這家漢服體驗館,各式漢服琳瑯滿目,讓人眼花繚亂。該店負責人李娟說,本店推出漢服主題一站式服務,包括服飾租賃、古風妝造、室外跟拍、個性化寫真集定制等多項內容,讓游客沉浸式感受傳統服飾之美。
挨著大境門,一座占地76畝的來遠堡遺址公園建設正酣。這里曾是關堡,屬于大境門長城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保留著多處建筑遺跡。
“我們在修復保護古建筑基礎上,決定將這里打造成開放式研學基地,通過設置長城砌筑工藝圖文展板、建立大境門長城博物館、舉辦大境門長城文化研學活動等形式,讓學生深入了解長城的修筑技術、軍事功能以及來遠堡的商貿歷史。”張家口市長城保護管理處副處長許珊珊表示。
市井煙火再現商貿繁華
從大境門穿門而入,來到古色古香的明德口街。
街道兩側,仿古建筑雕梁畫棟,古樸典雅。飛檐斗拱間,特色美食店、民俗體驗館、文創店、戲曲社等多業態商鋪鱗次櫛比,吸引游客往來穿梭。
幾百年前,這里茶葉飄香,吆喝聲與駝鈴聲交織,儼然一幅市井畫卷。幾百年后,張家口市按照歷史布局,還原明清時期建筑風貌,在這里規劃了商業步行街區,吸引40余家商鋪入駐,讓古老商道煥發新生。
莜面魚魚、吉利烤羊腿、奶酪大餅……近日,在豐拾穗特色美食館,豐富多樣的張家口本地特色菜肴吸引游客進店品嘗。
“外焦里嫩,肉香十足,地道!”左手攥著油潤焦香的烤羊腿,右手撕下一大塊肉往嘴里送,從天津特意趕來的美食愛好者孔德誠一邊大快朵頤,一邊贊不絕口。
“每逢節假日,店里就忙得不可開交。”該店負責人杜新宇說,今年店里廚師對傳統特色美食進行了大膽創新,研制了許多新菜,滿足更多消費者需求。
品嘗了美食,怎能錯過茶室消閑?
街角的閱瀾草堂隱于一方古樸小院,合伙人劉文靜正與游客圍坐,一邊烹茶慢飲,一邊講述萬里茶道的故事。茶室里,各種精致的茶器吸引游客觀賞和選購。
“目前,我們正在研制茶點心,籌辦傳統手工藝體驗活動,豐富茶文化業態,以多元體驗為茶文化注入新活力。”劉文靜說。
買文創產品,對于很多人來說,是旅行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在大境門長城文創店里,復刻經典的大境門雪糕、印有長城圖案的保溫杯、大境門系列冰箱貼等上百款文創產品創意十足,滿足了不同年齡段消費者的購物需求。
經過精心挑選,最終帶走一款大境門主題冰箱貼,保定游客馬昕明心滿意足。馬昕明說,每次外出旅游,她都會到景區文創店買一款冰箱貼帶回家。一看到冰箱貼,她就能回憶起那段美好旅程。
到楊氏面塑工作室,體驗捏塑樂趣;到濟眾堂中醫藥文化體驗館,感受中醫魅力;到境曲社,聆聽快板劇目《大境門頌》;到大境門郵局,打印一張個人專屬的有聲明信片……
“我們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立足新消費、新需求、新體驗,不斷優化區域文旅產業布局,推動傳統觀光休閑游向深度文化體驗游轉變。”張家口大境門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運營總監付濤表示。
長城腳下跑出賽事經濟
5月16日22時,大境門廣場燈火通明、人聲鼎沸。成功躋身“環勃朗峰超級越野賽世界系列賽”的2025大境門古長城越野賽鳴笛開賽,1000多名100公里組選手率先出發,拉開了這場體旅融合盛宴的帷幕。
賽事為期3天,設置10公里、30公里、50公里、100公里四個組別,吸引21個國家和地區的6800多名選手參賽。賽道以大境門為起終點,串聯東太平山、張庫大道、安家溝生態旅游區等多個景點。選手們在競技中,可以沉浸式領略塞外山城的別樣風光和千年長城的無限魅力。
一場大型賽事,往往是一日比賽多日停留,一人參賽多人消費。據統計,本屆賽事接待游客3.29萬人次,其中不乏參賽選手的親友團。
為激活體育消費,拉動賽事經濟,張家口市創新推出“賽事+”模式,在賽事官方平臺增設票務、住宿、餐飲、交通等功能,協調景區、餐飲店、酒店等為選手及家屬提供折扣優惠,打造多元消費場景。
第一次來張家口參加越野賽的四川選手貢維明,完賽后帶著愛人和孩子來了一場張家口深度游。憑借參賽號碼簿,他們不僅享受了多家景區的門票減免優惠,還深刻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熱情和用心。
“我們白天暢游各大景區,晚上到明德口街和武城街嘗美食、看表演、逛小店。更貼心的是,住的酒店還提供高鐵站免費接駁服務,讓行程無縫銜接。”貢維明說。
比賽期間,一場以“競速巔峰·消費共振”為主題的賽事月活動在大境門廣場東側火熱舉行。文創產品、運動裝備、農特產品、特色小吃等,吸引了大批游客駐足選購。
“這是我們今年創新打造的體旅融合服務消費場景,依托2025大境門古長城越野賽國際平臺,整合了全市10個區縣近30家授權企業的150個名優特產,通過培育消費增長點,提高賽事經濟效益。”張家口市橋西區教育體育和科學技術局副局長鞏婉華說。
據統計,本屆賽事拉動消費2305.6萬元,顯著帶動了張家口市住宿、餐飲、文旅、娛樂等多行業的消費增長,加強了賽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接下來,大境門景區還將密集舉辦速度滑輪比賽、樂跑聯賽、徒步大賽等一系列賽事活動,打造全年賽事矩陣,推動體旅深度融合,讓體育賽事成為拉動消費、激發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持續深入推進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
(記者 解楚楚 郭曉通)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