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
正是親近大自然的好時間
今天為你定制一趟旅行
自然風光與人文知識兼得
在金沙江上下兩游山水全圖中
暢游山水
77米長卷帶你暢游金沙江
金沙江上下兩游山水全圖
是迄今所知存世尺幅最長的中文古地圖
77.4米長卷濃縮金沙江兩岸景色
△金沙江上下兩游山水全圖在展廳展出
77.4米什么概念?
畫卷展開比25層的樓房還要高
(按照層高3米計算)
從云南武定府順流而下
到四川敘州府
這一畫卷細膩展現
沿江的地形地貌、風景民俗
△金沙江上下兩游山水全圖(局部)
工筆畫法描繪出兩岸崇山峻嶺
以及水勢湍急激起的層層水花
畫面宏大卻又不失細節
山石中間點綴有矮樹、綠草
增添了一絲綠意
△金沙江上下兩游山水全圖(局部)
船行江中
隨著兩岸山體倒退
景色不斷變化
旅程絕不枯燥
金沙江疏浚怎么干?看圖!
這幅長卷并非為了單純展示風光而作
它實際上是清代
為了疏浚金沙江而繪制的工程圖
△金沙江上下兩游山水全圖(局部)
清代以銅為鑄幣的重要原料
需求量巨大
云南東川銅礦礦藏豐富
但經陸路大量運輸至北京成本頗高
因此要開辟運輸成本較低的金沙江水路
這幅圖正是為了開辟這條水路而做
上游52灘、下游82灘
都被詳細地標注出來
工程的具體做法也在圖中有清晰展示
△金沙江上下兩游山水全圖(局部)
它們還被分級歸類
分為“次險灘”“險灘”和“最險灘”
也分別對應了不同的工程做法
具體怎么干?
舉個例子↓↓↓
△圖上文字:雙佛灘離飛云渡灘十五里,系最險灘。兩岸大石堆積,石根相連,水從石縫分流,溜急浪涌,自碎瓊灘起至此。業經恭折,奏請改修陸路。
此處的雙佛灘被標注為最險灘
因為兩岸大石多、難以移動
且水流湍急
因此直接建議改修陸路
△金沙江上下兩游山水全圖(局部):議建銅房
將銅用馬匹轉運至銅房
再經陸路周轉
繞過難以行船的險灘
最終在此圖的輔助下
金沙江水路疏浚工程歷時7年多完工
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滇銅”外運
一圖多用!
真·“斜杠青年”
畫技細膩、標注詳盡
既能讓人飽覽金沙江美景
同時也是一份完美的施工參照圖
金沙江上下兩游山水全圖
堪稱地圖屆“斜杠青年”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