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一早,元氏縣馬村鎮泉村田間地頭,金燦燦的小麥長勢喜人。麥田邊,兩道身影一左一右蹲在那里,俯身察看著這些等待收獲的小麥。
取下一株麥穗,揉搓幾下吹掉外殼,金黃的籽粒便露了出來。見狀,元氏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王勇臉上露出笑容:“籽粒飽滿,光澤度也好,建平你這兒的小麥可真不賴!”
聞言,憫農種植家庭農場負責人王建平也跟著笑起來:“從種到管,全程按照你們指導的方法來,肯定差不了。再過一天,我這兒的1000多畝小麥就要收獲了,估摸著每畝地1100斤打底?!?/p>
通過技術指導,實現全程精細化管理,讓王建平看到了實打實效果。“以前靠經驗種地,長出的小麥總是差點事兒。后來,縣農技人員下來指導,我才知道種小麥門道兒真不少?!蓖踅ㄆ筋H為感慨,“種這茬小麥時,我聽了王勇他們的建議,在播種前后進行兩次鎮壓,又在春季多澆了一水,結果今年的小麥就比去年強?!?/p>
“元氏縣是小麥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我們在市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指導下,通過開展技術培訓、包聯指導等方式,讓種糧大戶們學知識、懂技術、會種地?!蓖跤抡f。
“你看,有啥問題直接在群里問,馬上就有農技人員回復?!苯舆^王勇的話頭,王建平又拿出手機,向記者展示了他加入的農技指導群,“這兩天群里還提前發布了夏玉米播種期病蟲害防治技術建議,提示我們重點防范二點委夜蛾。現在我已經做好準備,備足了防蟲藥?!?/p>
糧食要豐收,良法是關鍵。石家莊市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推行小麥全程精細精準科學管理,以“下基層、聯主體、傳技術、送服務”為核心開展工作,注重發揮好科技特派員作用,成立由市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同志掛帥、44名市級農業技術骨干組成的包聯指導組,建立1+N包村聯戶制度,形成市包縣(市、區)、縣(市、區)包鄉鎮、鄉鎮包村、村包戶的層層包聯機制,全程全鏈條開展技術指導服務。
“我們這里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降成本、增產量、長收益,人還少‘遭罪’!”在趙縣北王里鎮前田村,誠諾家庭農場負責人馮永強笑著說,“現在澆地講究減量增效,我用了縣農技人員推薦的配方施肥,成本下來了,產量上去了,這就是科技種田?!?/p>
實現精準水肥管理能夠讓小麥實現節本穩產,是農業技術推廣中的重要一環?!拔覀円劳屑彝マr場或合作社建成示范基地,著重推廣水肥一體化等新技術?!壁w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趙軍華說,“有了種糧大戶作示范,散戶們心里也有了底。這樣一來,包括水肥一體化在內的多項農業技術都可以更好地推廣?!?/p>
在現代農業發展進程中,推廣良法是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實現資源高效利用的關鍵手段。石家莊市農業技術推廣部門通過舉辦小麥管理技術培訓、組織農技專家深入田間等方式,多渠道開展技術培訓及指導服務。截至目前,培訓新型經營主體和種植大戶13600人次。
“接下來,石家莊市將繼續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開展科技服務和培訓指導,并會同相關部門定期研判天氣情況,指導農民科學防災減災,為糧食連續穩產增產提供有力支撐,夯實糧食安全這塊‘壓艙石’。”石家莊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賈劍麟說。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