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報客戶端訊(記者崔叢叢)今年6月9日是第18個國際檔案日,主題是“請聽檔案說”。當日,由省檔案局主辦的河北省檔案文獻遺產主題展在省圖書館開展。
作為國際檔案日系列活動之一,展覽聚焦河北檔案文獻遺產保護與利用,集中展示了包括中國入選世界記憶國際名錄、中國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河北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及省直單位和各市選送檔案文獻等,通過布設展板、現場展示、發放資料等形式,集中宣傳全省檔案事業發展成果,面向社會公眾展出至6月底。
6月9日,“京津冀民生檔案共享利用平臺”上線試運行,京津冀46家市級以上檔案館聯合推出“跨館查閱、異地出證”服務,實現三地重要民生檔案數據跨省就近查閱一窗辦理,構建起全國首個跨省域數據集中式民生檔案利用服務網絡體系。
京津冀三地地緣相近,公眾跨區域工作和生活的情況比較普遍。2020年三地省級檔案館簽署跨館利用合作協議,逐漸擴大合作范圍。近一年來,三地檔案部門建立完善協調聯動機制,建設統一的民生檔案共享利用信息化平臺,制定互認互通的數據標準,編制跨省異地查檔辦事指南。
平臺上線后,匯聚了首批婚姻登記檔案目錄數據940萬條,三地群眾可就近到開通服務的任意一家檔案館一站式辦理婚姻登記檔案“跨館查閱、異地出證”服務,實現“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
據介紹,京津冀三地檔案部門將不斷拓展民生檔案共享利用服務的深度和廣度,在首批覆蓋市級以上檔案館的基礎上,逐步向縣級檔案館延伸拓展,在首批實現婚姻登記檔案共享利用的基礎上,拓展和豐富共享利用的民生檔案門類。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