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最終要體現到增進人民福祉、促進共同富裕上。
本臺與省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推出的大型全媒體系列報道《協同發展涌新潮》,今天起聚焦"惠民實事多起來",看三地如何共繪教育"同心圓"。
本臺記者 傅敏:
起床后伸個懶腰、用餐時夾菜盛湯、運動中奔跑跳躍……大家知道我們的身體是如何"聽指揮"完成這些習以為常的動作的?在雄安興賢中學的生物情景課堂上,老師正帶領同學們通過生動的情景模擬,一起探尋人體運動的奧秘。
雄安容和興賢初級中學生物教師 劉昱茜:
春晚機器人跳舞的那個視頻為導入,通過解剖雞翅的一個實驗,了解了就是骨頭、關節還有肌肉,它們一個協作完成咱們人體運動的一個奧秘。
作為北京市教育援助雄安首批項目之一,雄安興賢中學把北京八十中的好經驗"嫁接"過來,融合本地特色,以情景再造、探究展示等授課方式,增強課堂吸引力、提升學生學習力。
雄安容和興賢初級中學學生:
讓我們的知識點記得更牢,而且做實驗讓我們有了一些成就感。
雄安容和興賢初級中學學生:
比平常上課只用做筆記有趣多了。
本臺記者 傅敏:
基礎課程重質量,課后活動也同樣精彩,無人機操作、機器人設計、合唱團,甚至舞龍舞獅……在這里,多種多樣的選修課和特色社團為同學們發展興趣愛好提供了無限可能。
雄安容和興賢初級中學藝體中心主任 吳正宏:
這是我們學校的舞龍社團,去年參加了河南全國中小學體育協會的比賽,并且獲得了第二名。我們學校目前已經開展了24個社團,包括體育、科技等等這種社團。
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興賢中學還借力教育協作,搭建起師生與京津交流合作的橋梁。
雄安容和興賢初級中學校長 胡友永:
每個老師都有半個月甚至一年,到北京本部進行浸入式學習,我們雄安孩子每一個人都有一次免費到北京學習的機會,給雄安的孩子提供了更加優質的資源。
引入京津優質教育資源,整體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截至目前,雄安新區與京津冀74所學校建立了幫扶合作關系。
基礎教育共建共享、高等教育協同共進。2024年,石家莊鐵道大學聯合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成功研發出一款高性能電磁計算平臺,只需輕點鼠標,就能實現鐵路電磁環境迅速建模。
石家莊鐵道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 高志偉:
工作人員很快用這個軟件來評估我們的鐵路設備,能不能扛住這種復雜的電磁干擾源。
軟件平臺要想真正落地,必須通過復雜工況的實地測試。
石家莊鐵道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 高志偉:
那么我們和北京一家企業建立了產學研長效合作機制,他們提供了高鐵的實際測試環境,我們分別在北京、天津、廣州等多地進行實地測試,加速了我們科研成果的落地應用。
如今,這款由京冀合作研發的高性能電磁計算平臺已在多家鐵路央企落地應用,服務于多條客運專線。
科研攻關不斷聯動,成果轉化提速落地,也帶動了高校與京津企業之間在育人和就業方面的深度對接。
石家莊鐵道大學應屆畢業生 金婉悅:
從去年9月開始,我們學校就陸續召開了很多場北京、天津地區的專場招聘會,我們班同學的參與熱情度都非常高。
石家莊鐵道大學應屆畢業生 周秭翱:
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去天津外輪理貨的參觀和學習,當時與這家公司建立了比較深厚的聯系,在今年4月份我就和這家公司簽約了。
石家莊鐵道大學就業中心主任 郭斌:
我們學校注重校企結合,近年來,在北京、天津等地建立了100多個就業實習基地,學校不斷征求企業對于人才培養的意見,并將這些意見反饋到教學中,優化調整人才培養的方案,不斷提升畢業生與京津冀地區企業的人才匹配度。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河北已引入496所京津優質學校合作辦學,推動優質基礎教育資源不斷下沉;13所省屬高校與29所京津高水平高校圍繞科研協同攻關、人才聯合培養、師資隊伍交流等領域深化合作,130個合作項目有序開展,三地教育協同發展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