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載春風度雄安,千年大計展新顏。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河北堅決扛起主體責任,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
系列報道《聯播主播看雄安》,今天讓我們聚焦"創新"二字,河北、安徽兩地主播連線,一同走進創新涌流、活力迸發的未來之城。
《河北新聞聯播》主播 趙楊: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河北新聞聯播》主播趙楊。近些年,安徽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方面聚勢蝶變,合肥更是一個充滿著創新活力的城市。那今天我們就來連線《安徽新聞聯播》主播天佑,來聽聽他對雄安這座創新標桿、未來之城的新看法。天佑,你好。
《安徽新聞聯播》主播 薛天佑:
趙楊,你好。雄安新區的創新成績單可謂是相當的亮眼,請你來為我們解碼雄安的創新基因吧。
《河北新聞聯播》主播 趙楊:
嗯,好的,天佑。那今天咱們就帶著安徽的朋友一起去雄安的創新一線尋找答案,走吧。
《河北新聞聯播》主播 趙楊:
探訪第一站我們來到了雄安科創中心,這里匯聚了270余項落地雄安的科技成果。那么,平板樣式衛星您見過嗎?這是一款可堆疊平板互聯網通信衛星,創新的平板形狀設計可以讓火箭整流罩有限空間內堆疊更多的衛星,從而提升衛星的發射效率。那么,這樣一個創新成果為什么會誕生在雄安新區呢?
藍箭鴻擎(雄安)空間科技有限公司 焦怡悅:
你好,我們是從北京而來,我們是國內唯一具備全產業鏈優勢的衛星組網服務商。我們選擇在雄安創新發展,是因為雄安大力發展空天信息產業,在空天信息、衛星互聯網、網絡通信等方面發揮著帶動作用和統籌供應鏈的創新優勢。
《河北新聞聯播》主播 趙楊:
隨著首家落戶雄安的央企中國星網全面啟動,點亮了雄安空天信息產業鏈條上的一顆"主星"。隨后,中國空天信息和衛星互聯網創新聯盟在這里成立,引導產學研各方力量集聚雄安,60家空天信息領域企業相繼落地,形成雄安第一個創新主鏈條。
《河北新聞聯播》主播 趙楊:
依托龍頭疏解,形成創新主鏈條。打造科研環境,吸引創新活份子。語音控制,智能識別,自主處理....在位于雄安科創中心中試基地的普龍科技展廳中,AI賦能的智能工業機器人已經真正成為了人們生產生活中的好幫手。趙經理,你好。
北京普龍科技有限公司 趙燕:
你好,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掛軌式AI巡檢機器人,它主要是通過多模態融合感知技術和AI視覺識別算法來獲取我們現場的實時數據,那通過我們的這個機器人來保證我們電力場站的安全,實現無人化值守和智能化運維。
《河北新聞聯播》主播 趙楊:
嗯,作為優秀的創業企業,咱們當時怎么是考慮落戶雄安呢?
北京普龍科技有限公司 趙燕:
我們看重的是雄安匯聚的創新基因,打造的創新生態。比如雄安新區的雄才十六條,還有針對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發展上,有非常多的專業政策,同時還有高校科研院所的創新要素匯聚,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的土壤和陽光。
《河北新聞聯播》主播 趙楊:
未來的城市什么樣?雄安場景匯給您答案。2024年底啟動的第二屆場景匯活動,新增空天信息、低空交通等5項大賽,優化整合6項賽事,形成了11項專業大賽。
河北省委雄安辦副主任 雄安新區黨工委委員 管委會副主任 耿鋒:
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不光是"賽事進化",更多是"服務定制"。圍繞場景匯優秀成果落地轉化,加強制度供給,細化完善配套政策體系,優先推薦納入省級科技計劃,雄安及各地相關專項,發揮好政府基金領頭作用,進一步增強場景匯的吸引力。
創新匯聚、洞見未來。伴隨大賽成長起來的,還有20萬平方米的場景匯科創產業園。截至目前,超100家科創企業紛至沓來,北斗地下智慧導航精準對接;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發展研究院加速建設;中科院智能農業"伏羲農業"數據蝶變……各領域創新技術、產品、公司、科研機構等呈現集群式落地態勢,產業上下游鏈條不斷完善、延長。
《河北新聞聯播》主播 趙楊:
把雄安新區建設成為創新之城、魅力之城、未來之城,貴在創新,成在創新。如今,雄安新區科技創新體系逐漸完善,科創要素加快匯聚,創新主體培育能力不斷提升,創新氛圍俞加濃厚,一幅面向未來的科技產業新圖景正在雄安新區徐徐展開。天佑。
《安徽新聞聯播》主播 薛天佑:
非常感謝趙楊的分享,雄安的創新與眾不同,我們感受到了一座把創新刻進城市基因的未來之城。我們相信雄安新區正朝著建設"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未來之城"闊步前行。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