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國兩會期間,河北日報縱覽新聞推出《致奮斗·春天里的演講》特別欄目,以“一人一故事”的獨特視角,邀請四位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站上演講臺。讓我們跟隨他們的講述,觸摸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細節,見證平凡崗位上的非凡堅守,讀懂新時代奮進中國的精神密碼。
他用一粒谷子托起“中國飯碗”的底氣,他的故事里有著泥土的芬芳。讓我們一起聆聽全國人大代表、“雜交谷子之父” 趙治海的故事。
演講全文: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是希望的季節。站在這里,我仿佛又回到了張家口那片黃土地,回到了海南南繁基地的烈日下,回到了那些與谷穗相伴的日日夜夜。
我是一個和谷子打了40年交道的莊稼漢。別小看這谷子,里面可藏著“中國飯碗”的底氣。
……
點擊查看全文>>
港口興,則貿易興。全國政協委員、河北陸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瑞領說,內陸,亦是港口。讓我們一起聽聽他的演講——
演講全文:
此時此刻,就在全國兩會召開期間,距離北京300多公里的石家莊國際陸港,110個標準集裝箱正蓄勢待發。這批1000多噸的“河北制造”,將跟隨中歐班列跨越西伯利亞,兩周時間,到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我是土生土長的石家莊人,人們常說石家莊是“火車拉來的城市”。以前流傳著一句話,“一京二衛三通州,比不上獲鹿旱碼頭”,描繪了當年石家莊作為旱碼頭的繁華。1907年,正太鐵路和京漢鐵路在此交會,這里成為華北大地的鐵路樞紐城市。一列列火車承載著南來北往的貨物,也孕育著現代工業的脈動。看著兩條伸向遠方的鐵軌,我知道那是未來的希望。
……
點擊查看全文>>
工匠,在這個時代過時了嗎?全國人大代表、中車首席技能操作專家張雪松給出答案。讓我們一起來聽張雪松的演講——
演講全文:
我是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也是中國高鐵從蹣跚學步到領跑世界的見證者。這是一把普通的焊槍,它曾焊接過和諧號的首節車廂,也曾在復興號的智能產線上綻放過火花。就讓我們循著這把焊槍的軌跡,觸摸中國制造的熱度與精度,聆聽我作為中國第一代高鐵工人不懈奮斗的故事。
1992年,19歲的我從技校畢業,進入工廠成為了一名工人。當我穿著嶄新的藍工裝回家,母親卻慌忙把我往屋里推:“快換件衣裳,別讓親戚看見你當工人的樣子。”這句話像根鋼釘一樣扎進了我的心里。當晚,我就認認真真地對我媽說:“都說‘工’字不出頭,我偏要把‘工’字變成‘干’,就要讓咱工人出這個頭兒!”……
點擊查看全文>>
中美關系的未來在青年。全國人大代表裴紅霞和大家分享一個關于“友誼”和“傳承”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聽她的演講——
演講全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美關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未來在青年。”這句話時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關于“友誼”和“傳承”的故事。
198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石家莊正定縣工作期間,率團考察美國艾奧瓦州,書寫了和當地人民交往的友誼佳話。
……
點擊查看全文>>
他們用一粒谷子托起“中國飯碗”的底氣、用“一帶一路”上的“鋼鐵駝隊”編織開放新圖景、用工匠精神在高鐵軌道上鐫刻下“中國精度”、用教育架起跨越太平洋的“青春之橋”,這些故事里,有泥土的芬芳、火車的轟鳴,有實驗室的執著、國際課堂的碰撞,更有代表委員履行職責、參政議政的責任與擔當。
充滿干勁的春天,總是激勵人心。讓我們在他們的故事中汲取奮斗的力量,在這個春天里再一次出發,打開改革發展的新天地!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