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時客戶端報道(河北臺 宋肖肖 邯鄲臺 張曉萌 承德臺 楊枷琪)2025年春節假期,河北各地和商貿企業搶抓以舊換新政策和節日消費旺季的機遇期,在節日期間開展各類促消費活動,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進一步點燃消費熱情。銀聯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全省共發生消費381億元,同比增長11.23%。
以舊換新補貼激發家電消費熱情
春節期間,省商務廳消費品以舊換新專班密切監測承辦平臺發券和承辦企業、門店銷售情況,及時回應消費訴求。
石家莊北國電器
石家莊市春節期間消費市場受以舊換新政策激勵影響,家電和3C數碼類產品銷售火爆。自1月27日至2月2日共7天時間,以舊換新家電類企業銷售額3704.26萬元,電動自行車企業銷售額244.05萬元,家裝企業銷售額98.86萬元,3C數碼企業銷售額8367.16萬元。
截至2月2日,石家莊市家電累計銷售額30337.65萬元,累計補貼額5707.19萬元;3C數碼累計銷售額14281.31萬元,累計補貼額1767.4萬元。
保定市依托全市2154家以舊換新承辦單位、3272個銷售網點門店組織“全城惠民集市”促銷活動,推出“以舊換新+折扣優惠+滿額贈禮”組合套餐。河北保百集團有限公司數碼產品銷售火熱,春節期間營業收入13780萬元,同比增長9.98%。
雄安新區組織實施2025年汽車、家電、家裝、電動自行車及數碼產品等以舊換新促消費活動,3C數碼產品自1月25日活動開始,累計補貼367.53萬元,累計交易金額2899.59萬元。
票房創紀錄折射文化消費新高度
要說今年最火爆的消費場景當屬各大影院。據國家電影局統計,截至2月5日9時,2025年春節檔總票房95.10億,總人次1.87億,刷新中國影史春節檔票房、人次紀錄!排在前三的分別是:《哪吒之魔童鬧海》以及《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
煙火氣拓展消費新熱點
餐飲消費升騰著煙火氣,成為節日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一桌難求成為不少餐廳在春節期間的新常態。各地紛紛創新推出了獨具特色、極具亮點的美食活動,極大拉動了餐飲消費的熱情。
保定宴
保定市保定宴受到來自全國各地尤其是京津冀游客的肯定,其中初三當天就接待游客4萬余人次。保定直隸會館餐飲有限公司春節期間營業收入214.85萬元,同比增長14.47%。
唐山市推出以“地道唐山味·最暖團圓年”為主題的第二屆新春年夜飯活動,全市100家餐飲企業,攜手推出2000多種特色菜品,600類套餐。唐山鴻宴飯莊春節期間營業收入251.94萬元,同比增長8.2%。
據石家莊市商務局統計數據,石家莊市餐飲營業收入557.57萬元,去年同期(2024年2月9日至12日)519.33萬元,同比增長7.36%。
多元場景提升消費體驗
春節假期,全省首批多業態融合消費典型場景中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2.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9%。各地充分利用首批14個重點打造和14個重點培育的多業態融合消費典型場景,開展跨領域、跨行業、跨行政區域的聯合促消費活動。同時,組織場景內重點商圈、步行街、大型商場、購物中心、超市設立專區、專柜,集中策劃優惠促銷活動,激發消費市場活力。
邯鄲市廣府古城
邯鄲市廣府古城景區游人如織,各地游客紛紛前來體驗別具特色的古城風韻、新春燈會和傳統年味,初一當天景區就接待游客11.1萬人,同比增長164.3%。邯鄲市峰峰礦區非遺代表性項目火壺表演、打鐵花、負荊請罪游船實景劇等精彩節目輪番上演,僅初一和初二兩天假期,客流量就達到了10萬余人。
邯鄲市峰峰礦區
張家口市冬季冰雪旅游市場火爆,清遠夢特芳丹假日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春節期間累計銷售95萬元,同比增長33%。
衡水市衡水湖馬拉松與武強縣周窩音樂小鎮多業態融合消費典型場景中零售和餐飲企業,春節期間銷售額累計439.36萬元,極大地滿足了消費者的春節游玩需求。
以惠促銷拉動消費增長
全省各地組織商貿流通企業通過購物嘉年華、春節購物周、年貨大集等豐富多彩的促銷活動向消費者送實惠。
石家莊北國超市
石家莊市在節日期間開展各類促消費活動,涵蓋年貨節、燈會、廟會、消費券發放等多個方面,約有10余個大型商業綜合體、130余家超市商場、20余條特色商業步行街區等商業主體,在春節期間組織200余場各類促消費活動。零售、餐飲業銷售額均有所增長,各類生活必需品、服裝和化妝品等銷售量較去年春節期間增長超10%。
秦皇島市“尋找記憶中的年味”促消費活動通過打造年貨大集的形式,組織“年味廟會”“趣味民俗”“年貨市集”等年味十足的活動,共吸引消費者8.4萬人次,拉動消費1000萬元。
承德百樂超市翠橋店
承德市鼓勵大型商超、加油站等打折促銷、贈券贈禮,“綠色時尚紡織服裝消費季”活動參與企業50余家,優惠讓利500余萬元,實現銷售額近6000萬元。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