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北京科技創新"金名片"的中關村,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隨著這張"金名片"走出北京,一個個協同創新高地在河北崛起,"類中關村"創新生態多點開花,一派勃勃生機。
《堅定信心 勇挑大梁》今天播出《協同新脈動》第三篇,看我省如何以協同創新促進區域產業協作,攜手京津努力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范區。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趙翔:
中關村,中國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雄安新區,拔節生長的國家級新區。這里是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去年9月啟動以來,僅僅一年時間,科技園載體運營面積突破了10萬平方米,吸引了116家科創企業和近500位高層次人才集聚。
科技園吸引了天融信科技集團、廈門英諾爾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行業內頭部企業,經營范圍聚焦現代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人工智能及空天信息領域。雄安中能智科新能源科技公司專門從事綜合智慧能源科技推廣和供熱節能優化服務,今年1月落戶園區后,企業一直處于高速增長中。
河北雄安中能智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 李昔真:
我們上半年的訂單大概做了1500萬(元),然后我們下半年的目前還在接洽當中,預計合同訂單大概有1000萬(元)左右。
在科技園,"服務全覆蓋"最為企業稱道。園區內集聚了29家專業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集成化服務。入駐園區的企業在投融資、政策申報、金融服務、知識產權等十余個領域有什么需求,都能得到專業服務。
中科重生(雄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長 任彥芬:
營商環境以及政務服務非常好,你看我們從洽談到簽約,基本上一個星期就搞定了。
河北雄安中能智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 李昔真:
當地政府一些政策的落地,包括給我們搭建多方的平臺,做一些資源共享。我們很有信心能在雄安當地會發展得越來越好,規模越來越大。
雄安白小默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經理 陳飛:
我們也很看好雄安這個市場,也有信心借助這個"舞臺",把"戲"唱到更大的范圍,取得更大的效益。
讓入駐的企業間擦出合作的火花,讓企業間的科創成果產生化學反應,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下一步將著力打造園區科技成果轉化、產業鏈協同發展"內循環"創新鏈。目前對入駐企業的招商正在順利推進。
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總經理 劉晶晶:
百余家企業在新區生根發展,將近70%是來自北京的分支機構,一方面是看中了雄安的發展未來,再就是看中了中關村這個強大的培育平臺。入駐企業在創新平臺、實驗室、研發中心等方面累計投資也突破了億元。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劉潔:
這里是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通過打造"類中關村"的創新生態系統,讓這里的企業實現在北京研發,在保定落地轉化。截至目前,這里培育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已經達到了400多家,企業發展動力十足。
保定上為電氣科技有限公司,從2023年7月份入駐保定·中關村以來,短短一年多時間,產值增長了近50%。
保定上為電氣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 王素景:
我們現在這一款的光纖測溫的產品,就是銷售非常好。最近我們這半年多,就光這一款產品就已經賣了幾千萬(元),今年的訂單估計會在一億(元)以上。
園區為企業找載體、找資本、找政府、找人才、找市場、找合作伙伴、找技術,通過7個"找"來做文章,提供一站式服務。
易度河北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質量部經理 趙秀利:
對我們北京轉化項目是格外支持,為我們提供了十萬級的潔凈廠房,為我們提供了一些資金的支持,我們可以在這兒安心地搞研發搞生產。我們對這個行業非??春茫覀兊那熬笆欠浅V档闷诖?。
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產業服務部部長 黃麗欣:
我們對后續的發展是非常有信心,下一步,進一步地完善我們這個"七個找"的產業服務體系,對接更多的優質的域內外的產業資源,服務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和高質量創新。
石家莊中關村海外科技園、唐山中關村信息谷、廊坊京南·固安高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十年多來,一個個協同創新高地在河北崛起,"類中關村"創新生態多點開花,一派勃勃生機。
截至2023年12月底,中關村企業在河北設立子公司、分公司累計5589家,投資額1015.01億元。創新成果落地生"金"提速,今年上半年,我省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371.2億元,同比增長52.6%。三地"手"越"牽"越緊,協同創新的成效日益顯現。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