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王日成 史博佳 趙鵬偉 馬書廣
10月14日下午,在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保定諾未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正在進行免疫細胞補液操作。“技術人員正在通過操作免疫細胞,進行TCM中央記憶型T細胞的觀察。”保定諾未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志娟介紹說。
2018年,保定諾未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依托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科研技術和成果,專注于干細胞、記憶型T細胞免疫治療技術臨床醫學轉化和產業化。目前,他們利用TCM免疫細胞技術自主研發的Ⅰ類生物新藥已進入Ⅰ期臨床試驗階段。
保定諾未科技的技術人員在進行免疫細胞補液操作。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王日成 攝
“北京總部經過多方考察,最后選擇落戶在保定,是因為當時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給了我們最大的底氣。”孫志娟回憶說,保定諾未科技成立之初,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在部門對接、場地選擇、項目申報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服務,幫助公司迅速步入正軌。
作為全國首家由中關村在京外設立的創新中心,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于2015年正式揭牌,依托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和中關村的豐富資源,立足保定,聯動中關村,助力保定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
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工作人員向入駐企業解讀扶持政策。通訊員 寧珊珊 攝
入駐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后,保定諾未科技產業規模逐漸壯大,目前擁有知識產權共26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年營收額超4000萬元,并取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等資質。2021年,保定諾未科技在第九屆河北省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中獲得一等獎;2022年,該企業被評為河北省抗腫瘤免疫細胞技術創新中心。
“公司發展成熟后,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也在持續關注、助力我們的發展。”據孫志娟介紹,從“雙創”大賽的輔導到創新平臺申報對接,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就像“娘家人”,給予企業無微不至的幫助。
“9年來,我們在保定持續構建‘類中關村’的創新生態系統,發揮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橋梁作用,做好創新平臺對接,持續助力新產品、新技術和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在保定落地生根,加速發展。”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負責人張曙光告訴記者。
易度機器人技術人員模擬臨床造影手術使用試驗。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王日成 攝
截至目前,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已累計引入企業800余家,其中易度機器人、中創燕園等京津企業120余家;培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8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00家,規上企業24家,基本形成了新材料、生物醫藥和生物農業、新能源及智能電網三大產業微集群。
“展望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匯集優質的創新資源,搭建高水平的產業對接橋梁,以協同創新促進區域產業協作,加快創新鏈、人才鏈、產業鏈、園區鏈的高速融合,為京津冀協同發展貢獻中關村力量。”張曙光說。
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趙鵬偉 攝
支持一批京津冀協同創新專項,與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化工大學等11所北京高校、院所對接,做好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積極借鑒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經驗做法,謀劃保定創新場景建設……今年以來,保定市持續做好協同創新工作,強化區域產業鏈協作,推動現代產業體系加速向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發展。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