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是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我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解放思想、奮發進取破題開路,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本臺今起推出全媒體系列報道《奔向現代化》,多路記者深入基層一線蹲點調研,觸摸燕趙大地高質量發展強勁"脈動",聆聽河北奔向現代化的鏗鏘足音。首篇來看我省創新動力更澎湃。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王輝:
樂凱,與共和國同步成長的老牌國企,39年前,國產第一代彩色膠卷在此問世,讓一代中國人的時光記憶有了色彩。如今,樂凱早已不是記憶深處的模樣。走進企業展廳,各種創新產品琳瑯滿目,它們見證著樂凱的涅槃重生,也記錄了樂凱邁步新賽道、跨上新臺階的轉型之路。
時間指針撥回2012年9月,"樂凱彩色膠卷"公告停產。席卷而來的數碼浪潮,讓樂凱面臨生死考驗。試水打印耗材、嘗試數碼相機、組裝MP3,沒有核心技術,企業轉型之路困難重重。
中國樂凱集團研究院副院長 紀雪梅:
因為沒有基礎,所以發展得就很痛苦,也很慢,步伐也跟不上市場的變化、領域的發展,所以我們最后又是回歸到了我們主導的核心技術這個方向。
"微結構、成膜、涂布"是樂凱積累的三大核心技術。回歸主場作戰,樂凱絕境重生、成功轉型,在光學薄膜等新材料領域,多次打破國外壟斷。
中國樂凱集團研究院副院長 紀雪梅:
2013年以來,我們申請的專利有1254件,授權專利有918件,這些專利當中主要集中在顯示材料、印刷材料和能源材料這些領域。
致力科技創新,老國企重燃新活力。河鋼集團石鋼公司產線植入"智慧大腦","一鍵煉鋼"變為現實;百年開灤煤礦設備"上云",無線遙控智能開采……以創新引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河北創下一個個第一:全球首例120萬噸氫冶金示范工程,成功實現穩定生產;企業工業設備上云率繼續保持全國第一;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數量并列全國第一;全省研發經費增速連續6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省屬國企研發強度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王輝:
傳統產業轉型煥發"新青春",新興產業提質按下"加速鍵",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總面積達11.7萬平方米的唐山百川機器人共享工廠。在這里,中小企業的"機器人創業夢"由夢想走進現實。
唐山百川創新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孟昭:
企業落戶了我們本地,我們用共享工廠給它提供了產業支撐,我們河北省科技廳出臺了創新券,高企是15萬元的研發補貼。
在共享工廠的助力下,95家中小企業的機器人產品迅速面世并推向市場。
唐山先坤工業機器人有限公司 王連賢:
這種機器人的全稱叫主從隨動示教機器人,我們在百川已經完成了首臺套(樣機)的制作,比我們自己生產要提前了三個月的時間。
數智共享、強鏈成群。目前唐山市機器人企業數量達151家,特種機器人、巡檢機器人、焊接機器人市場占有率均居全國第一。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民營經濟發展處處長 邊少陽:
河北省制定出臺了《河北省特色產業集群"共享智造"行動方案》,推動特色產業集群加快智改數轉,同時我們是加大培育集群的"領跑者"企業,對這些企業每年購置的先進生產、檢測設備按照20%給予補助。
向科技創新要動力,新興產業跑出"加速度":石家莊生物醫藥、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躍上千億量級;中國星網等50多家空天信息領域公司落地雄安新區;張家口數據中心集群建成規模位居全國十大集群前列,全省算力指數排名全國第一。2023年,河北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數量達到20894家,同比增長超過115%,兩年平均增幅居全國第二。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王輝:
在河北,創新不僅有量的增長,更有質的飛躍。今年6月,地處涿州的中石油東方物探公司獲得了2023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實現了該獎項在我省自主科研的零的突破。
尋找深層油氣資源是一個世界難題,東方物探創新攻關,將探測深度從5000米提升到10000米。
中國石油東方物探高級專家 馬磊:
兩寬一高技術是地球科學領域的重大原始創新,總共發明了73件國內外專利,實現了物探技術全產業鏈的自主可控,也實現了地震勘探技術從"跟跑"到"領跑"的一個轉變。
往高處攀,向新處闖。河北瞄準前沿技術,一個個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中電科網通院突破低軌星座大規模空間組網技術,在璀璨星河織就中國"天網";中車唐山公司"復興號"動車組跑出數智化生產的"中國速度",張北柔直示范工程創造12項世界第一,為破解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世界級難題提供中國方案。
省科學技術廳成果處二級調研員 潘艷蕾:
今年我省有16個項目獲了國家科學技術獎,科技創新正成為河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河北同發鐵路工程集團銘豪公司銷售經理 魏曉輝:
(科技)特派團專業團隊的加入,我們接這個創新的訂單,更有底氣,更有信心。
石家莊北科生物有限責任公司技術員 楊青青:
咱們有省屬的創新服務平臺,讓我們對接更多的創新資源,使我們的科研工作更加得心應手。
在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中闖出新路子,河北以更大的氣魄和力度抓創新、謀創新,向著創新型河北建設目標闊步前行!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