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8月30日電 題:雄安中關村:打造“未來之城”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動力源
新華社記者齊雷杰、郭雅茹
運營面積突破10萬平方米,承接疏解能力不斷增強,聚集113家科創企業和近500位高層次人才——2023年8月30日開園運營以來,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蓬勃發展,已成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聚集高端高新產業的重要載體。
雄安中關村是由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中國雄安集團、中關村發展集團合力共建的重點項目,是政企聯動推進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由政府推動向政府和市場共同推動轉化的試驗田。開園以來,雄安中關村以“千企雄安行”活動作為聚集產業資源的主抓手,累計對接國內外科技創新企業5500多家,其中不少是高新技術企業。天融信科技集團、廈門英諾爾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產業領域重點企業項目在園區落地。
這是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雄安新區宣傳網信局供圖)
走進這座洋溢著生機活力的現代化科技園區,處處可見科研人員聚精會神搞創新的景象。在雄安中關村,最為企業稱道的是“服務全覆蓋”。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黨群工作部、投資促進服務中心等部門建立“半月談”工作機制,共同包聯解決企業面臨的問題。園區運營團隊深入企業一線了解發展訴求,積極推動資源共享、業務對接和產業上下游生態構建,服務產業發展。經過多方助力,一批入駐企業被成功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河北省創新型中小企業。
為高質量服務企業落地和發展,雄安中關村將中關村發展集團創新服務模式引入園區,聚集29家專業服務機構打造了一站式集成服務中心,服務范圍涵蓋了企業投融資、政策申報、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知識產權等多個領域。
在雄安中關村的集成服務中心,一臺形似銀行柜員機的機器格外顯眼。企業人員辦理完注冊登記后,可以在這臺“印章自助申辦終端”上申辦印章,印章刻好后可安全保存、隨時來取。利用政務服務智能終端,辦事人員可辦理許可證打印、營業執照打印等一系列業務,方便快捷。
這是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2024年3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如今,在堅持集成服務模式的基礎上,雄安中關村正加快探索構建“一處物理空間、一個主題產業、一批創業者、一套集成服務體系、一位首席服務官”的服務模式,加強與企業溝通聯系和創新服務資源統籌協調,支持企業持續提升創新發展能力。
“辦公上下樓,產業上下游”。雄安中關村積極推動園區企業開展產業鏈協作,構筑上下游產業聯動發展生態體系,已促成智慧康(雄安)養老服務有限公司、雄安妙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雄安興元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合作。
經過1年發展,雄安中關村正快速成長為助力新區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動力源。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總經理劉晶晶表示,雄安中關村將堅持“京津研發、河北轉化”,廣泛聚集創新資源、搭建成果展示平臺、強化創新資源賦能,吸引重點企業落地,為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促進雄安科技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