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時客戶端報道 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統籌推進綠色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全省空氣質量達到2013年以來最好水平,截至目前,全省所有設區市全部退出全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后十"。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環境質量從量變到質變的步伐之快前所未有。
環境空氣質量取得歷史性改善。全省空氣質量達到2013年以來最好水平。2013年至2021年,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由10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8.8微克/立方米,下降62.7%;優良天數由149天增加到269天。截至目前,全省所有設區市全部退出全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后十"。
水環境質量改善取得突破性成效。全省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比例由"十三五"初的39.2%提高到目前的82.0%,Ⅴ類國考斷面全部消除。白洋淀水質從2017年的劣Ⅴ類提升至Ⅲ類,目前淀區主要污染物同比又下降15%以上,步入全國良好湖泊行列。秦皇島市連續3年旅游旺季13條主要入海河流全部達到Ⅲ類及以上水質,8個主要海水浴場全部達到一類,秦皇島灣北戴河段被生態環境部評為全國首批美麗海灣。
土壤安全利用和管控水平明顯提高。實施耕地分類管理,受污染耕地管控措施覆蓋率達到100%。嚴格建設用地準入管理,全省擬開發利用污染地塊治理修復或風險管控目標達標率100%。統籌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省治理率從2018年的11%提高到目前的41.4%。
據介紹,我省將深入謀劃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的路徑方向和落實措施,制定出臺美麗河北建設"1+10"系列行動方案,即以《美麗河北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7年)》為統領,謀劃重點城市空氣質量"退后十"、細顆粒物(PM2.5)達標和重污染天氣消除、重點行業環保績效創A等10個標志性行動,以"1+10"行動方案引領今后五年美麗河北建設。
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 副廳長 新聞發言人 何立濤:
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加積極的態度,謀劃到2027年的天藍、地綠、水秀,美麗河北生動場景,確保近期可操作、中遠期可見效。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