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度落實“雙減”政策,豐富課后服務供給形態,點燃青少年科學探索熱情,進一步厚植校園科技教育根基,2025年6月6日,橋西區逸夫小學邀請張家口市科技創新教育學會副會長李文琪、張家口市講師團教師高俊華走進校園,為逸夫小學的師生帶來一場沉浸式航空航天科普盛宴,讓科技教育“活”在校園。
高俊華老師生動地向學生們講述了航天前輩孫家棟的逐夢長卷。他從"東方紅一號"到"北斗導航衛星",以熱血與智慧在蒼穹寫下不朽篇章,讓同學們深切觸摸到航天精神的溫度與力量。
隨后,高老師化身“無人機指揮官”,親身示范操控技巧,把飛行原理拆解成通俗易懂的“闖關指南” 。老師隨機挑選了幾位同學上臺,大家興奮地給自己組隊取名“太空先鋒隊”“銀河飛鷹團”,迫不及待化身“小小飛行俠”,操控無人機開啟“空中對戰”。無人機靈活穿梭,時而低空掠過,時而盤旋攀升,歡呼聲、驚嘆聲此起彼伏。科技帶來的奇妙樂趣,和動手實踐的成就感、團隊協作的默契勁兒,像煙花一樣在大家心里同步綻放 。
活動尾聲,老師寄語大家以航天前輩為榜樣,把科學探索的熱情融入日常,讓“好奇”驅動成長,未來成為點亮科技星空的“追光者”。
此次科普進校園活動以“故事浸潤+實踐操作+思維碰撞”的立體形式,讓“雙減”課后服務與科技教育深度融合。從航天精神傳承到科學原理實踐,既在學生心中播撒下探索宇宙的夢想種子,更激活了校園科技教育的創新活力,助力青少年在“玩科學、探未知”中,筑牢科技報國的青春底色。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