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下花園區醫院“下沉醫療隊”帶著藥品又來到定方水鄉中心衛生院,對該院的醫務人員進行業務“幫扶”指導,而這樣的“幫扶”在全區四鄉兩街的衛生院(衛生服務中心)已然成為常態。
今年以來,下花園區不斷深化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改革,創新舉措推進醫共體建設。該區通過一線調研、入戶訪談,了解到鄉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普遍存在藥品資源不足、老百姓購藥不方便的問題,便組織衛健、醫保等部門和醫共體成員單位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廣拓思路,依托區醫院中心藥房,創新推出了醫共體“共享藥房”新模式,保障群眾用藥需求。
“共享藥房”建立后,各鄉衛生院和街道服務中心按照實際需求,每月分兩次向牽頭區醫院上報用藥需求,實施統一采購,或由“下沉”醫務人員將患者需要的藥品送到衛生院或患者家中,減少群眾跑腿頻次。各鄉衛生院和街道服務中心共享一個藥房的庫存,避免重復購買,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提高藥品利用率。醫共體藥械管理實行統一目錄、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結算、統一藥事管理等“五統一”,實現以更低的價格獲取藥品,降低藥品成本和物流成本,節省了人力物力,較好解決了群眾“好看病、看好病”的問題?!肮蚕硭幏俊边\行以來,共應急調撥藥品8大類22種,使更多患者在家中即可享受到貼心的購藥用藥服務。
對于“共享藥房”,定方水鄉紅崖溝村民王喜娥感受頗深。老人身體不好,平時不是這兒不舒服就是那兒難受,一年總要吃藥、住院幾次。每次買藥、住院都得到區里,孩子們還得請假陪著,不僅花費大,而且還耽誤上班。有了“共享藥房”,在家就能享受和區醫院一樣的服務。
今年8月份,王喜娥老人在鄉衛生院辦理住院9天,各種輔助檢查做了、液輸了、口服藥開了,檢查結果是區醫院專家做的診斷。像參麥注射液、氨基酸注射液這些藥品以前只能在區醫院用到,現在家門口就用上了,一共花費1363.71元,個人自付僅174.65元。
“‘共享藥房’不僅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還大大方便了患者就醫,將醫療資源送到了群眾家門口?!倍ǚ剿l衛生院院長李迎新說。
為持續打造優質的醫療服務環境,滿足群眾醫療衛生健康新需求,下花園區醫共體牽頭區醫院整合6個科室24名醫生組成“下沉醫療隊”,安排3名包聯領導和相關醫務人員下沉到各基層醫療機構,通過傳、幫、帶的形式,每周兩次分別到4個鄉衛生院開展業務指導、診療服務和健康宣傳講座。通過實操對25名鄉村醫生進行教學指導,分批組織鄉村醫務人員到區醫院進修學習,提升業務水平,補齊基層醫療人才和技術短板。與區敬老院、養老院聯手開展“醫養結合”,為老年人提供有針對性的醫療服務。同時,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由牽頭醫院區醫院進行統一調配,將區醫院一臺16排CT安裝到定方水鄉中心衛生院,將流動體檢車安排到花園鄉和城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區醫院床前移動DR放置到煤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辛莊子鄉衛生院現有放射機進行了升級改造,均衡基層醫療資源,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
在推進醫共體建設中,該區實施“目標化、系統化、清單化”統籌管理,學習借鑒外地醫改成功經驗,搞好對標對表,積極探索創建符合區情的醫改模式,構建分級診療新格局。成立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醫共體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醫共體建設工作調度會、推進會,實行“周調度、月推進、季總結”,力爭實現晉檔升級。
“我們規范醫共體內部治理結構和權力運行規則,整合設置了人力資源、財務核算、醫保統籌及基金安全、藥械采購等10個行政管理科室,實現醫共體內行政、財務、醫保資金、質量控制等統一管理,從而降低運行成本,實現精簡高效?!眳^衛健局局長周建明說。(記者 王利軍 通訊員 院玉順 付麗芳 槐建業)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