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下花園區城鎮街道黨工委充分發揮黨建聚力融合效能,針對鳳凰街社區京津等外地居民較多、高端人才相對聚集的特點,聚焦群眾需求,不斷完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體系功能,逐步將社區“小小縫紉機”發展成為服務多元化的社區“能人先鋒隊”,實現“小陣地”服務“大民生”。
聚焦居民需求,打造“小小縫紉機”隊伍。街道黨工委在了解到鳳凰街社區外地居民找不到改褲邊、做縫補的地方需求后,及時吹響“能人集結號”,通過組織發動和黨員自薦,轄區2名擅長縫補、心靈手巧的黨員率先響應,利用社區閑置的一臺“小小縫紉機”,為居民義務提供撩褲邊、換拉鏈等日??p補服務,極大方便京津等外地居民生活。在鳳凰街社區黨組織的感召下,“小小縫紉機”黨員能人孫和平阿姨主動為社區捐贈一臺縫紉機,人員從2人增加到10余人,服務項目從提供縫補服務,擴展到開設“縫紉小課堂”,免費教授鉤織坐墊、杯套、抱枕等小工藝品。今年以來,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300余場次,受益群眾1700余人次,其中服務京津居民1200余人次。
延伸服務鏈條,壯大“能人先鋒隊”力量。聚焦“能人先鋒隊”遇到的實際困難,健全定期碰頭、研究、復盤制度,建立問題臺賬,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陣地建設、志愿服務隊運行機制、硬件設施配備等方面,積極為“能人先鋒隊”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結合“能人”特長,聚焦服務精細化、多元化,先后成立睦鄰理發屋、托管服務處、便民維修點、康養醫療室、陽光輔導站等,累計解決外來居民“關鍵小事”200余件,惠及居民2300余人次。社區黨組織積極挖掘、發動、凝聚一批有一技之長的黨員群眾加入社區“能人先鋒隊”。
聚合資源力量,激發外地人才活力。街道黨工委建立社區包聯機制,街道社區兩級干部同向發力,在為京津居民提供多元服務的同時,積極搭建“京津人才——本地居民”服務平臺,發動轄區京津高端人才通過加入社區“能人先鋒隊”、小區業主委員會,讓京津居民主動參與社區治理和服務,實現“服務外來人才,助力本地發展”的雙向互動。北京電影學院退休干部顏杰俊等文藝人才幫助社區組建“星光藝術團”“馭墨隨心書畫”“葫蘆絲音樂之聲”等300余人的群眾文藝隊伍,開展非遺文化節、社區春晚等文藝活動近百場,搭建起貢獻銀齡智慧的平臺,成為熱衷“能人服務”的“常住型居民”。
?。ㄓ浾?王利軍 通訊員 院玉順 李陽 李靈)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