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位于張家口康保縣的張家口風電光伏發電綜合利用(制氫)示范項目制氫子項目,在政企合力推進下,正提速“向陽而生”。
2022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明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氫能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據中國氫能聯盟預計,到2025年,我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到2050年,產業鏈年產值達到12萬億元,成為引領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
張家口風電光伏發電綜合利用(制氫)示范項目——康保縣2號地塊250兆瓦風電項目——首臺6.76兆瓦風機在康保成功吊裝,這也是我國目前整裝在建單機容量最大的陸上風機(資料圖)。
“重磅規劃”出爐,萬億產業“入春望夏”,引發國內多地“搶灘”,而康保已提早布局“快人一步”。早在2019年底,康保就與中智天工有限公司子公司河北鴻蒙新能源有限公司攜手合作,謀劃啟動國內首個綠電制氫項目——張家口風電光伏發電綜合利用(制氫)示范項目。
張家口風電光伏發電綜合利用(制氫)示范項目總投資174億元,包括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的6個光伏子項目、總裝機容量150萬千瓦的7個風電子項目,及綠電制氫子項目。截至目前,在政企合力推動下,2個風電子項目已完工并網發電,3個光伏子項目部分光伏組件實現并網發電,其他風電和光伏子項目正在提速推進,預計6月底前全部實現并網發電;制氫子項目預計年底前完工。該示范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超62億度,如果全部用來制氫,可年產氫氣超9萬噸,年銷售收入超32.6億元,年利稅超3億元。
河北鴻蒙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薛志慶表示,項目之所以選擇落戶康保,源于這里既有“好風”和“好光”,也有“好環境”。
薛志慶所說的“好風”“好光”,指的是康保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資源充足,全年有效風速時數近8000小時,年日照時數達3100小時,是全省光照時間最長的縣;“好環境”,則是康保營商環境好,縣委、縣政府及各部門用心用情用力幫助、支持企業發展,傾力打造讓企業和客商來得放心、投得安心、干得舒心的營商環境。
得益于“好風好光好環境”,去年康保又與中智天工有限公司另一子公司河北鴻蒙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簽約,引進總投資104億元的離網制氫氫氣低溫液化綜合利用示范項目。該項目包括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的6個電源項目(風電項目)、制氫工廠項目等,預計6月底開工,明年年底全部完工投產后,年發電量可達30億度,如果全部用來制氫可年產氫氣4.46萬噸,年銷售收入超15.6億元,為康保貢獻1.49億元稅收。(記者 朱晨暉 田小艷 通訊員 劉雅軒)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