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日報記者 朱晨暉 通訊員 張國亮
1月5日, 康保縣康保鎮(zhèn)西二十頃村村民代表扭著秧歌,帶著沉甸甸的愛心,走進縣特殊教育學校,為學生們送來價值5萬元的新羽絨服和新鞋。
西二十頃村位于康保縣城西南, 全村167戶488人,2020年實施異地搬遷,在村居住的187人搬遷到縣城集中安置區(qū)怡安小區(qū), 開啟幸福新生活。
因村內兩名孩子曾在縣特殊教育學校就讀,村民們對二人在學校的進步看在眼里,也了解到特殊教育的不易。村黨支部在開展 “相約冬奧—扛紅旗、當先鋒”專項行動中,向65歲以下村民發(fā)出了向縣特殊教育學校學生捐資助學的倡議。
倡議一經發(fā)出, 村 “兩委” 班子成員及村內普通黨員帶頭捐款, 村黨支部書記趙飛捐出5000元; 現集中于怡安小區(qū)居住的村民們積極響應, 在外工作居住的村民們也紛紛慷慨解囊, 通過微信等方式轉來愛心款項。尤其是脫貧村民, 通過土地流轉、 公益性崗位就業(yè)等實現了穩(wěn)定增收, 感黨恩、 念黨情,以實際行動反哺社會, 踴躍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本次活動村 “兩委”共收到5萬元助學金,轉交給縣特殊教育學校,由學校統(tǒng)計在校生尺碼后代為購買了羽絨服和鞋。在當天捐贈儀式上,西二十頃村 “兩委”為學生們送上飽含暖意的新羽絨服和新鞋, 縣特殊教育學校向村“兩委”贈送錦旗,對村 “兩委”和村民們的善舉表示由衷的感謝。
儀式結束后,村民代表與學生們共同表演了精彩的文藝節(jié)目,并與該校教師為學生們包了餃子,一起和學生吃了這難忘的一餐。
西二十頃村黨支部書記趙飛表示, 村“兩委” 將帶領村民在努力增收致富的同時,永扛 “愛心” 之旗, 爭做傳遞 “愛” 的先鋒,積極參與公益事業(yè), 為需要幫助的人帶來更多溫暖。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