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張家口市區北端的來遠堡于明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建筑。巍峨壯觀的來遠堡開有北門和西南門,北門位于來遠堡的北城墻中部,它的名字應當是來遠門,西南門位于來遠堡的西南角,坐東面西,門上有匾額,上題“永順門”三字,是來遠堡保存完好的一座堡門。這個門為何以永順為名?
來遠堡是明隆慶五年(1571年)蒙明議和后逐漸形成的,先是在長城上扒開個豁口,在豁口周圍圍了個土圍子,作為馬市的市圈,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也就是張家口馬市順利運行42年之后,才在市圈的基礎上興建了來遠堡。來遠堡是張家口經明廷批準建筑的蒙漢貿易“專城”,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它的名字是源于孔子“近者悅,遠者來”的名言,應當說很有文化內涵,它要表達的意思是:明蒙之間自此化干戈為玉帛,蒙漢民族和睦相處。如此,張家口成為了許多蒙族兄弟向往的地方。它的西南門永順門的名字,雖然不是直接出于圣人之言,但也是與蒙明關系密切相關,意義深遠。
明隆慶五年(1571年),蒙明達成和議,明廷封俺答汗為順義王。萬歷十五年(1587年),明朝為了褒揚三娘子維護和促進明蒙和平友好的功績,封三娘子為忠順夫人,俺答汗去世后又對其繼位者也封為順義王。這些封號里都有一個“順”字,是希望蒙古部落能世世代代歸順于明朝。來遠堡西南門永順門里的順字,與俺答汗、三娘子封號里的順字一脈相承,殷切期望之情溢于言表,都是希望蒙古部落能夠自此以后永遠歸順明廷,保持世代友好。“永順門”之名微言大義,其中涵義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
(韓祥瑞)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