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正值盛夏時節,市級晉劇傳承人武艷紅正忙著籌備河北巡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加工中心(宣化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加工中心)的文化進基層惠民演出活動。
每年的7月至9月,是她最為繁忙的時段,這段期間,她的身影頻繁穿梭于各個區縣,用精湛的演技為民眾帶去一場場精彩的文化盛宴。
與此同時,武艷紅還肩負著另一份沉甸甸的榮耀——“軍嫂”。她的丈夫在千里之外的西安某部隊服役,守護著國家的安寧與和平,而武艷紅則以自己的方式,在文化領域默默耕耘。兩人雖相隔千山萬水,但心卻緊緊相連,共同書寫著家國情懷的動人篇章。
2011年,武艷紅與在某部隊服役的丈夫攜手步入婚姻殿堂。自此,兩人的生活便交織著聚散離合的旋律。
十三載春秋,他們更多地是在思念與等待中度過,但武艷紅從未對這個選擇有過絲毫的悔意。
“盡管他不在身邊的日子充滿挑戰,但我依舊堅定地認為,嫁給他是我此生無悔的決定。”談及那些兩地相隔的日子,武艷紅以非凡的毅力,將家庭與事業打理得有條不紊。
自成為一名“軍嫂”后,武艷紅便仿佛披上了“超人”的戰衣,她不僅是一名優秀的晉劇傳承者,更是家庭的堅強支柱。
她學會了烹飪美食,更學會了在生活的點滴中獨立解決各種問題——從更換燈泡到修理水龍頭,再到運煤氣罐,無一不展現出她的堅韌與智慧。每當丈夫被派遣至危險區域執行任務時,她總是默默守候,直至那聲平安的訊息傳來,方能安心。
記憶尤為深刻的是2013年的那個寒冬,武艷紅白天忙于排練,夜晚歸家后又悉心照料年僅2歲的孩子入睡。不料,公公突遭意外,昏倒在地,情況危急。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她首先想到的是不讓遠在他鄉的丈夫分心,毅然決定獨自處理。深夜的醫院里,她忙碌的身影直至凌晨兩點才稍作停歇,而家中無人照看的小寶貝早已因饑餓而啼哭不止。直到次日,她才將這份不易告知遠方的丈夫,展現了一位軍嫂深沉的愛與擔當。
這僅僅是武艷紅生活中的一個縮影。
作為軍嫂,每一次與丈夫的分別都伴隨著不舍的淚水,而丈夫歸隊前的那個標準軍禮,則是對她無盡付出的最高敬意。相聚時光因雙方工作的繁忙而愈發顯得珍貴,一年兩見的承諾亦難以保證,因此,視頻通話成了他們情感交流的溫馨紐帶。
然而,武艷紅的身份遠不止于此。作為張家口戲曲藝術研究院的副院長,她不僅是舞臺上的璀璨明星,更是藝術領域的佼佼者。其主演的《雪如意》榮獲多項殊榮,成為河北省的文化瑰寶;《算糧登殿》與《奶茶飄香》等作品亦屢獲佳績,彰顯了她在傳承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卓越貢獻。在單位,她是名副其實的“頂梁柱”。
但在眾多身份中,武艷紅最為珍視的仍是“軍嫂”這一稱號。
她深知,這不僅僅是一個稱謂,更是一份責任與擔當。她以超乎常人的勇氣與毅力,一頭挑著事業,一頭擔著家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軍嫂”二字的深刻內涵。
她說:“勇敢并非與生俱來,而是選擇后的堅持。我愿與丈夫并肩前行,共享奮進的榮光。”(河山新聞記者 林淵普)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