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玉是一名90后“掌閱作書匠”。
她一歲半時,一場病痛引發的高燒讓她落下了終身殘疾。類風濕關節炎使她全身骨頭各種變化扭曲、肌肉萎縮無力,只有幾根手指能動,生活起居不能自理,被定為肢體一級殘疾。
童年時期,看能活蹦亂跳的小朋友們,她卻只能坐在輪椅上羨慕著別人的嬉戲與歡笑。盡管有著家人無微不至的陪伴,但由于行動受限只能長期在家,小玉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她只知道,她的同齡人們上學了、工作了——工作,是個什么樣的詞匯,她不知道。她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也有這樣的機會,也有一份工作。但她知道的是,她依然像從前一樣,羨慕他們,也想走出家門,改變生活。
曾經的奢望在2019年成為現實。這一年,“掌閱作書匠電子書制作基地”成立,給了像小玉這樣的殘疾人以希望。基地通過技術培訓和崗位提供,幫助殘疾人實現就業夢想。小玉也在人才中心接觸了電腦,接觸了互聯網+,認識了許多像她一樣的殘疾人。他們共同工作、互相鼓勵,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夢想照進現實,如何抓住,成為擺在趙小玉面前的又一道難題。曾經因為行動受限,她只上過小學一年級。如今,突然面對如此高深且全新繁雜知識體系,她心里再度不自信起來。“縣殘聯和眾善樂行的老師和志愿者們沒有放棄我們任何一個人。”回憶起當初的場景,小玉不由淚眼婆娑:“縣殘聯的楊青理事長,眾善樂行的高老師、曲老師,授課蘇老師、于老師,還有創翼助殘志愿者服務隊的志愿者們……他們都是我生命中最最可親可敬的人。”每個人的名字,小玉依舊習慣帶著對他們的稱謂,這是她發自內心的感激與感恩。
編碼、P S、排版……每樣學起來都很吃力。然而,經過老師們加倍的耐心指導,趙小玉經過無數個無眠的日夜,從對代碼一無所知,到現在可以用代碼操作重點書,她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當她通過考核,獲得電子書制作這份工作后,她喜極而泣。
憑著骨子里的韌勁與拼勁,她的工作逐漸得心應手。她每天最開心最充實的時候就是坐在輪椅上排版、校對,月收入穩定在2000到3000元之間,不僅承擔了妹妹的學費,還解決了家里的一些其他開銷,也成了家里的“頂梁柱”。如今的她,一掃曾經的自卑,變得活潑、開朗、自信:“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感謝政府和愛心機構的幫助,給了我們重生的機會,讓自強成為我們生命濃重的底色。”
(記者 左文婷 通訊員 武雷麗 張麗娟 王怡寧)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