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計劃安排,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將于近日擇機實施第二次出艙活動。出艙任務中,航天員需要穿著艙外航天服,那么這件至關重要的“太空鎧甲”蘊藏著哪些科技奧秘?記者帶您一探究竟。
艙外航天服實際上是一個小型的載人航天器,是航天員在出艙進入開放的宇宙空間活動時的生命保障與作業支持系統。
來說說硬核防護,如何直面極端太空環境。面對真空、劇烈溫差、致命輻射和高速微流星體威脅,“飛天”航天服就像給航天員套上了一層堅不可摧的“金鐘罩”。
具體怎么保護呢?
首先是氣密層,內部可以維持約40千帕壓力,模擬純氧環境,抵御真空威脅;
其次是多層隔熱結構+水升華器相互配合,多達6層精密結構,可以反射90%的太陽輻射,同時調節服內溫度,主要是散熱,因為航天員是個產熱體,平時靜息狀態約160w左右,要穩定體感溫度;
頭盔上的面窗一共有四層,最外層的鍍金濾光面窗可遮強光,減少透光率,中間層有充氮結構隔熱+防結霧,還能保護航天員的視力和面部的安全。
航天服后背醒目的“大背包”是啥?
大背包其實是兩部分:一個是艙外服的背包結構,還有一個是艙外服的大掛包結構,有主氧瓶、備氧瓶、電池,它可是生命保障核心以及具備艙外服的環境控制功能!能夠持續供氧并吸附呼出的二氧化碳,確保空氣清新。同時能夠精密溫控,里面有水箱+水升華器系統,帶走代謝的熱量,用水升華器直接排到太空里。它還是應急的“百寶箱”,能調壓力、供電、通信,是航天員重要的安全屏障。
這一套裝備在地球上稱一稱,足足有130公斤重。但是在太空失重環境下,航天員穿著它照樣能靈活地操作。
從精密織物到每根管線,“飛天”艙外航天服凝聚著中國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當航天員身著“飛天”遨游星河,背景映襯著蔚藍地球,那閃耀的不只是頭盔的金輝,更是中國載人航天向宇宙深處堅定邁進的步伐——它是航天員在太空中最信賴的伙伴,更是祖國強大科技力量打造的生命守護方舟。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