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各地豐富的“消夏大餐”,大家都吃上了嗎?大家好,我是央廣網記者王晶。
這幾天,各地氣溫逐漸升高,不過,和天氣一起熱起來的,還有消費熱潮。首先,表現最突出的就是文旅市場,大家集中休假、出行,很多令人心動的“新”玩法、“新”模式也在持續出圈。比如,多地避暑勝地開始與鄉村旅游緊密結合,讓大家走進鄉間田野、找回鄉愁記憶;部分地區精準定位目標客群,融合歷史文化探索與娛樂元素,推出定制化特色旅游項目,深受畢業生們的青睞。當然了,還有大家近期最為關心關注的“蘇超”也有了后續,據報道,“粵超”“川超”“豫超”也要來了。
“清涼消費”同樣新活力涌現。我注意到幾個有意思的消費趨勢,從清涼飲品、防曬裝備,像防曬面罩、冰袖,再到消暑類家電、家居用品,線上線下銷量激增。尤其是在家電“以舊換新”等政策帶動下,消暑類家電成為市場新寵,這也讓“清涼消費”逐步釋放出巨大潛力。就在今年“618”促銷活動期間,某平臺上便攜式風扇銷量同比增長300%,制冰凈飲水機銷量同比增長350%。很顯然,清涼消費成了剛需,不過,大家不只追求體感清涼,也更多體現在“吃”上。“宅家消暑”“觀賽夜宵”等也帶動了外賣消費,某外賣平臺數據顯示,夜間(18時至次日凌晨2時)訂單量占全天45%,小龍蝦、燒烤、冰鎮啤酒組合銷量環比增長80%。
夏日經濟熱度最直觀的體現,還發生在夜晚。當夜幕降臨,和三五好友一起在熱鬧的步行街、商圈聊著天吃著燒烤美食,好不愜意。面對旺盛的消費需求,多地夜間經濟“新”舉措不斷,比如河南博物院首開暑期夜場,大家可以既消暑又能“充電”,一舉兩得。將“夜游博物館”嵌入至城市夜經濟之中,延長了消費時間,更拓展了消費空間,為城市發展注入新活力。
消費一端連著生產發展,一端連著民生福祉。“夏日經濟” 正以更立體形態激活消費市場,豐富著我們的生活,同時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助力。這個夏天,好“戲”連連!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