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6月23日電 題:浙江鄉村:時令果蔬迎豐收 “甜蜜經濟”促振興
作者 項菁
夏季是瓜果蔬菜大量上市的時節。在浙江各地鄉村,藍莓、楊梅、桃子、水果玉米等時令果蔬喜獲豐收,“甜蜜經濟”勾勒出一幅幅鄉村振興畫卷。
小朋友在常山縣上猷閣村采摘藍莓。鄭召隆 攝
近日,在衢州市常山縣芳村鎮上猷閣村的藍莓種植基地,10余名村民身披雨衣,忙著采摘藍莓。據介紹,今年該村藍莓產量約2.5萬公斤,市場價賣到每公斤40元至50元。
2019年,上猷閣村依托綠水青山資源優勢,利用浙江省山海協作工程的扶持資金,開始種植藍莓新品種“藍美1號”。此后,該村藍莓產業發展迅速,并打響了知名度。
據上猷閣村黨支部書記李勤勤介紹,為延長藍莓產業鏈,該村還先后開發了藍莓汁、藍莓酒、藍莓醬,深受消費者的好評。接下來,該村將繼續探索“農業+文旅+研學”融合模式,推動鄉村振興。
果農采摘余姚楊梅。王永春 攝
楊梅是浙江最具特色的優勢農產品之一,該省現已培育浙東、浙南、浙中三大楊梅優勢產區,今年楊梅總產量預計達到74萬噸。
放眼浙東地區,在寧波市余姚市丈亭鎮漁溪村的山頭,一顆顆或紅或紫的楊梅掛滿枝頭。余姚作為“中國楊梅之鄉”,種植戶超1.5萬戶,今年當地楊梅鮮果銷售額預計超3億元。
這些天,61歲的梅農王家定享受著豐收的喜悅。“相比露天種植,大棚楊梅的采摘期提前了20多天,而且坐果均勻、品質也好。”王家定守護著70多畝楊梅林,近些年他嘗試用大棚種植楊梅,嘗到了新的甜頭。“去年光靠種楊梅,就收獲了80萬元。”他說。
在嵊州市開元村,農戶們對現摘的水果玉米進行處理和打包。周丹 供圖
為浙江農戶帶來“甜蜜經濟”的,還有一根根玉米。
“水果玉米已經售罄,甜糯玉米正式上市。”近日,“90后”新農人周丹在朋友圈里廣而告之。
水果玉米、黑糯玉米、紫糯玉米、拇指玉米……在紹興市嵊州市長樂鎮開元村田間地頭,周丹栽種的各類玉米接連豐收。經過線上線下銷售,一根根玉米受到全國各地食客的青睞。
四年前,周丹返鄉創立家庭農場,承包了2000多畝水田種糧食。這些年,為了提高水田的經濟效益,她開始嘗試水稻、玉米協同的水旱輪作模式。
“不光是玉米帶來收益,玉米秸稈還可以作為有機肥,用于種稻,實現雙贏。”周丹說。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