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回聲
2023年5月11至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開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時強調,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推進各項工作,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兩年前的春風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藍圖在燕趙大地落下關鍵一筆。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猶在耳畔,今天起,河北新聞廣播聯合北京新聞廣播、天津新聞廣播共同推出全媒體系列報道《溫暖的回聲》,聆聽京津冀大地最動人的發展回響。
在華北平原腹地,一座以“中國好藥·石家莊造”為旗幟的生物醫藥產業高地正在崛起。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時強調,“把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命脈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為這座“華北藥都”注入強勁動能。兩年后的今天,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牽引下,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以創新為筆、協同為墨,書寫著千億級產業集群的奮進篇章。
京津研發+河北轉化:協同創新破局“卡脖子”
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
“我們科研成果轉化會面臨跨區域產業鏈協調的挑戰,而石家莊是‘共和國醫藥長子’華北制藥的誕生地,擁有深厚的產業積淀,依托周邊數十公里范圍內完備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加上園區的專項政策支持,真正實現了從研發、中試到產業化的無縫銜接。”在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北京富瑪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家樹向記者詳細闡述了企業的布局考量。
2024年3月,這家專注于腸道微生態治療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正式落戶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成為京津冀產業鏈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
張家樹向記者介紹公司相關產品
“去年富瑪特發布了《菌群移植治療孤獨癥譜系障礙中國專家共識(2024版)》,菌群移植臨床治療孤獨癥效果非常明顯。”在公司展廳,張家樹拿起兩款棕色的小玻璃瓶向記者介紹,這是他們自主研發的微膠囊和油劑專利劑型,能直接添加在嬰幼兒輔食中服用,用于孤獨癥的治療。這些技術已經通過國際權威機構認證,達到全球行業領先水平。
更值得驕傲的是企業展現出的產業化速度。落戶僅半年多時間,富瑪特就建成了全國首個由政府審批的“人體腸道微生物功能開發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和醫學檢驗實驗室,為河北省內包括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在內的多家三甲醫院,提供菌群檢測分析服務和菌群移植技術服務。
而在河北納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天津南開大學博士徐蘭舉的眼中,石家莊的吸引力源于“政策與人才的化學反應”。2023年,徐蘭舉帶領團隊走進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深耕生物制造核心原料研發。
徐蘭舉正在觀察酶在極端溫度和PH條件下的穩定性
在河北納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實驗室,研發人員們正在加緊進行新產品研發。“超氧化物歧化酶在液體中的穩定性差曾是行業痛點,我們通過酶的定向進化、基因編輯等生物學技術破解了這個難題。”徐蘭舉告訴記者,公司已經取得了四個醫療器械注冊證書、兩個新原料的DMF備案,并且自主研發了十幾個蛋白類新材料。2025年還將有十余款產品上市,覆蓋了皮膚科、眼科、骨科和婦科等領域。
這些創新成果的取得,離不開研發團隊的持續攻關,更得益于當地政府的人才戰略支持。2023年,石家莊市出臺了《關于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市戰略的若干措施(試行)》,措施共15條,主要是助力當地生物醫藥等行業優秀人才的引進。
“石家莊‘人才15條’非常有吸引力,去年我們有一名從南開大學畢業的博士,也是我的校友,他放棄一家大型企業的優厚待遇,加盟了納科生物。”徐蘭舉坦言,這一舉措,為像納科生物一樣的大批科創企業提供了強大的引才政策支持。
創新生態鏈:從共享實驗室到“全國唯一”平臺?
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中央創新區
石家莊構建的不僅是物理空間上的"京津研發+河北轉化"通道,更通過創新生態重塑生物醫藥新高地,一個更深層的變革正在這里發生。
位于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中央創新區的共享實驗室內景
走進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中央創新區,1800平方米的共享實驗室里,精密儀器高速運轉。“這種‘輕資產創新’模式,吸引150余家生物醫藥企業及科研機構紛至沓來。而且我們引進了‘國家藥監局特藥檢查中心’,這是全國唯一專注于特殊藥品的監管服務平臺。2025年4月份,該中心組織國家藥監局藥審專家與8家企業‘面對面問診’,大大降低了研發偏差和風險。”園區管委會副主任高健介紹,企業初創期研發成本可降低40%,成果轉化周期縮短30%。
高健正在向記者介紹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發展情況
堅持以創新為引領,石家莊國際生物醫藥園還與河北清華發展研究院合作,為企業提供訂單式研發服務。河北清華發展研究院生命健康項目部部長何飛說:“園區讓我們有機會去了解企業在未來創新鏈上的發展中有哪些需求,同時我們也想把清華大學的科技成果帶到企業,通過技術創新賦能產業,來解決產業共性難題。”
“我們在芯片上的研發,在探測器的研發以及在CT小型化的方面,河北清華發展研究院都提供了大量的技術支持,加快了我們公司新產品的上市步伐。”瑞石心禾(河北)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研發、生產大型醫學影像設備的企業,市場總監邵雷雷介紹,他們和清華大學科研團隊共同申報的項目目前已進入樣機生產階段。
邵雷雷正在向記者介紹瑞石心禾研發的多模態分子影像設備
千億集群向新力:擦亮“中國好藥·石家莊造”的產業品牌
京津冀協同發展,為石家莊承接京津產業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重大機遇。牢記囑托,“把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命脈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加強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相繼建成科技創新谷、細胞谷、醫療器械產業園等一批創新載體,2024年園區還招引了科興生物、華大基因等82個產業鏈項目。以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為龍頭,2023年,石家莊市生物醫藥產業和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率先成為全市突破千億元的產業集群,2024年,石家莊市生物醫藥產業營業收入達到1257.2億元,同比增長10.7%。
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
行走在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區,道路兩側,石藥集團、瑞鶴醫療、綠葉嘉奧等知名藥企標識從身邊經過。“我們還將吸引更多有實力的企業和人才加入,將持續優化園區創新服務生態體系,不斷提升服務企業的能力和水平,今年將著力打造細胞與基因技術、特色原料藥、特殊藥品三個特色產業園,不斷擦亮‘中國好藥·石家莊造’的產業品牌。”石家莊國際生物醫藥園管委會副主任高健指了指遠處還在擴建的一排排新廠房,對未來信心滿滿。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