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聚焦企業關切,我省創新推出一系列小切口改革,以制度創新打破隱性壁壘;促進京津冀三地專利轉化合作,讓企業更加方便地共享創新資源。
大型全媒體系列報道《協同發展涌新潮》,今天繼續聚焦"營商環境優起來",看改革小切口如何撬動營商環境大提升。
不久前,在保定市的一次招投標中,銀翼智迅醫療科技(北京)股份公司中標了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的氣動物流維修保養項目,這次競標采用"雙盲"評審方式,投標方不用親自到場,所有程序"一網通辦"。
銀翼智迅醫療科技(北京)股份公司 王逸飛:
隨機抽取評審專家,評標文件全部以暗評的方式來進行評審,作為一家外地企業確實享受到與本地企業同樣的待遇和機會。
保定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 常崢:
開標當天我們會進行專家的抽取,整個的抽取過程是不顯示專家的姓名和聯系電話的,我們還引入了遠程異地評標模式,開標當天隨機抽取其它的地市作為評標的副場,破解了專家的本地圈子,進一步提升了評審的公正性。
河北自2023年5月推行"雙盲"評審以來,民營企業中標率提升到85%左右,中標額提升到45%左右,激發了市場競爭活力。這一改革措施,還入選2024年全國優化營商環境創新實踐案例。目前,在河北,省市縣三級"雙盲"評審改革已全面完成。
"雙盲"評審打破隱性壁壘,創造了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而京津冀三地專利轉化的合作,則讓三地企業更加方便地共享創新資源。
最近,河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傳來好消息,他們團隊研發的高速砂型3D打印技術,被北京一家科技公司看中,并成功運用到了相關3D打印產品上。
北京航科精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濤:
專利在我們企業得到落地轉化,會較大提升我們的3D打印智能裝備的生產效率。
河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 劉利劍:
主要的技術亮點就是實現了我們這個3D打印的一個立體進給,大大提高了這個加工效率,這個在國內都是領先的。
劉利劍告訴記者,在我省知識產權部門牽線搭橋下,該技術研發成功后短短幾個月就實現了落地轉化。
如何進一步推動京津冀三地知識產權資源共享、信息互通?三地知識產權部門聯合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建立京津冀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資源信息共享機制,同時,鼓勵高校積極開展訂單式研發和投放式創新,形成"邊創新、邊服務、邊推廣、邊轉化"產業化落地模式。
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處處長 尹繼豐:
我們將聯合京津知識產權部門在專利資源共享、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建設、人工智能助力專利轉化以及入企服務方面下真功夫,促進專利技術轉化落地、助力產業創新發展。
以改革小切口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如今在河北,12345熱線讓企業和群眾訴求"一線應答", "高效辦成一件事"讓企業群眾變"多次跑"為"一次辦","標準地"出讓助推項目建設"加速跑"……一項項改革舉措正加快轉化為發展動能:2024年河北經營主體總量突破889萬戶,引進央企二、三級子公司332家,全省常住人口由長期凈流出轉變為凈流入2萬人,實現歷史性的跨越。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