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農業科學院林果研究所葡萄團隊完成的“設施葡萄延遲栽培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通過評價,被認定達到同類研究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市葡萄產業發展再添新動能。
該項目針對張家口葡萄產區成熟期集中、品種單一、新質生產力應用不足等問題,聚焦“四新”(新品種、新模式、新技術、新設施)創新,引進晚熟鮮食葡萄品種并開展適應性研究,篩選出摩爾多瓦、東方之星等9個優良品種。這些品種成熟期晚、可采期長、品質優于傳統品種“白牛奶”,適宜在張家口及同類氣候區推廣。
技術創新方面,團隊研發的設施葡萄快速成形技術成效顯著,與常規管理相比,枝條生長量提高50.1%~62.8%,成熟枝長度提升50.4%~72.2%,可縮短營養生長期1~2年,大幅節約成本。同時,“換氣調溫技術”可推遲葡萄萌芽、開花9~16天;“樹體綜合保鮮技術”能延遲成熟期9~13天,延長果實保質期7~14天。
“應用該技術后,葡萄采摘期從露地栽培的10月初延遲至11月下旬以后,延長2個多月,填補了北方冷涼地區冬季葡萄上市的空白。”市農科學相關專家表示,項目實施期間,團隊發表論文4篇,獲國家專利4項,制定標準3項,培訓果農2000余人次,有力推動了當地葡萄產業綠色高效發展。(記者 郭霞 通訊員 徐敏)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