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一支煙、喝一杯酒、呼吸一口空氣、喝一口水,甚至隱藏在我們身體內的基因,都有可能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威脅;為成功努力拼搏,壓力倍增、身心俱疲、熬夜加班、久坐不動、飲食無規律……身體經受不住長期的摧殘,有人往往早已一身病卻不自知。體檢,是了解受檢者的健康狀況,早期發現疾病線索和健康隱患的重要方式。
隔多久體檢一次更科學
體檢可以及時發現健康風險,走出亞健康旋渦,動態監測疾病風險,規避家族性疾病,及時發現早期疾病,防止嚴重性后果,根據實際管理健康,定制私人保健方案,長期動態觀察變化,建立個人健康檔案等。
體檢的時間間隔,需要根據年齡、性別、職業、健康狀況和家族史等全面考慮再進行選擇,并不是一年一次那么簡單。30歲以下的青年人群,一般每兩年檢查一次;30-50歲的中青年人,一般每年檢查一次;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可考慮每年體檢兩次。
女性除了按照年齡檢查身體,最好也要每年檢查一次子宮和乳腺,以便早期發現相關疾病。40歲以上的女性還應定期進行針對更年期健康的相關檢查。
而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則需要實時進行針對性的監控,控制慢性病的發展。
定期體檢重點人群
定期體檢的重點人群有哪些?
體弱者:本身患有慢性疾病的人、老年人,都需要定期做健康體檢。
吸煙族:吸煙有害健康,可以引發各類呼吸系統疾病,戒煙、定期檢查肺部非常有必要。
技工族:很多體力工作者,工作期間需要長期保持固定姿勢,容易造成肌肉和關節損傷,引發職業病定期做健康檢查可以預防職業病。
駕車族:司機是噪聲性耳聾、視力疲勞綜合征、胃病、頸椎病等的高發人群,進行健康體檢時,需要重點查看消化系統、血脂、心臟的檢查結果。
久坐族:電腦工作者,需要久坐進行電腦操作,坐姿不正確,或是手臂與關節長期疲勞使用,都會引發職業病,每天在電腦前工作3小時以上的人當中,90%都患有眼部疾病。
飲酒族:經常喝酒,會損害人體的肝臟、腸胃、神經系統、大腦的健康,定期體檢可以及早發現疾病并及早治療,及時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壓力族:“高壓族”極易出現抑郁焦慮、記憶力下降、精神不集中等身體癥狀,定期做檢查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體檢項目的選擇
體檢要根據個人需要和生活習慣進行選擇,如經常抽煙的注意肺部和咽喉檢查,重點做胸部CT等;應酬多的人重點檢查肝功能;辦公族重點做胸片、腰椎正側位片;腹部肥胖查體脂肪率;月經不規律進行性激素檢查;老胃病檢查幽門螺桿菌;心慌易怒檢查甲狀腺功能;三高人群檢查眼底;已婚婦女檢查乳腺彩超;中老年人檢查骨密度;女性進行婦科檢查;男性進行前列腺檢查。
進行是否有癌癥的體檢選擇以下項目:
腫瘤標志物,這只是一個是否患癌的參考,需要進一步確診,如AFP是診斷肝癌的項目。肛門指診和大便潛血試驗,胃鏡和腸鏡,胸片和B超,宮頸刮片及乳腺鉬靶檢查宮頸癌和乳腺癌。
健康體檢345原則
三種儀器:心電圖,B超,X線拍片
四個科室:內科,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
五項化驗:血常規,尿常規,生化檢查(肝功,腎功,血糖 血脂),免疫學檢查(乙肝兩對半),腫瘤標志物檢查。
體檢常見誤區
誤區1:體檢一拖再拖。
有人害怕檢查,怕查出病給自己和家里人添麻煩,但可能讓身體的小問題發展成大風險。
誤區2:體檢只認“高大全”
有些體檢者要求設備高端,項目大而全,而忽視基礎體檢,體檢并不是越貴越全越好,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針對性地檢查才是最科學的檢查方式。
誤區3:檢前準備不足
體檢前,體檢中心會通知被檢者一些注意事項,卻未引起足夠的重視,造成某些指標異常,影響體檢結果。
誤區4:怕輻射拒絕做X線檢查
有人對X線等檢查帶來的輻射談之色變,體檢時回避做胸透、CT檢查等,這會為一些疾病埋下隱患,其實這些檢查的輻射對人體影響很小。
誤區5:不重視體檢結果
或對體檢結果患得患失數據異常不一定有病,數據正常也不一定健康,要對體檢結果有正確的認識,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
誤區6:慢性病不需要體檢
一些患有慢性病的人群,長期服用藥物,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因而經常忽略體檢和復診,其實,慢性病人群更應該定期體檢。
【鏈接】
體檢最佳檢查時間及注意事項
血糖檢測:早上六七點鐘的空腹血糖。
抽血檢測:空腹血,距前一餐12-14小時抽取的靜脈血,一般早上7-9點抽血最合適。
男科檢查:9-11點
尿常規檢查:清晨起來,前晚不吃油膩食物。
腸鏡檢查:前兩周不要吃含鉍藥物,不要大量服用維生素C,檢前1-2天不能吃含動物血的食物,提前3-4天做好飲食準備,可以服用清腸藥,檢查前保持空腹。
婦科檢查:月經后3-4天檢查。
乳腺檢查:經后10天左右。
(曹曉燕 李素紅 王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