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糖尿病聯合會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全球共計約有5.37億成年人患糖尿病。
與龐大的患病人群形成對比的是,大眾對糖尿病的認識明顯不足。一旦血糖異常升高,就會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一樣,破壞心腦腎等靶器官,最終引發眼底病變、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等一系列并發癥。
因此,只有了解糖尿病,才能控制住這匹“野馬”。具體來說,糖友可以記住5個字母。
A: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簡寫為A1c)是紅細胞內血紅蛋白與糖類反應的產物,可以穩定反映采血前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糖尿病診斷標準中,糖化血紅蛋白高于6.5%可作為確診糖尿病的依據。因此,糖友要在醫生指導下,通過藥物等治療,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
B:血壓、體重
高血壓(Blood pressure)和高血糖喜歡結伴而行,約一半以上的糖友合并高血壓,而血壓控制不當會增加腦卒中、心梗、腎功能不全等疾病風險。
體重指數(BMI)是衡量人體肥胖程度的重要指標。超重或肥胖會增加血糖控制難度,加大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對于糖友來說,日常除了要合理控制膳食總熱量、優化膳食成分、積極運動外,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具有減重效果的藥物治療。
C:并發癥
糖尿病并發癥(Complication)分為急性和慢性并發癥兩類。急性并發癥,包括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等;慢性并發癥是糖尿病致殘、致死的最主要原因,包括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糖腎、糖網、神經病變等。
控制血糖之余,做好血壓、蛋白尿、血脂等綜合管理,才能有效防控并發癥。
D:飲食
飲食(Diet)不控制或飲食結構不合理是誘發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如今,人們餐桌上的主食以精細米面為主,雖更容易消化,但升糖指數較高,長期大量食用不利于控制血糖。
此外,吃得油膩、熱量高,容易導致脂肪堆積,產生胰島素抵抗,引發糖尿病。
糖友應調整飲食結構:控制總熱量,在總熱量不變的情況下,少食多餐有利于血糖控制和避免低血糖。
E:用藥、運動
每天用藥(Everyday)是控制血糖的重要一環。糖尿病的治療需要長期堅持,無論使用哪種降糖方案,都應規律用藥,隨意停藥或用藥不規范都會導致血糖波動。
運動(Exercise)可以增加人體胰島素敏感性,減輕胰島素抵抗,有助降低血糖、減輕體重。對于一些新診斷、年輕的糖友來說,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科學運動和飲食治療,有望逆轉糖尿病。
總體的運動原則是:適量、經常性和個體化。推薦進行步行、游泳等運動,避免劇烈運動和運動量過大。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良好的血糖控制離不開健康飲食、合理運動、科學用藥,這些重要的生活方式應貫穿于糖尿病治療的始終。唯有這樣,糖友才能真正獲得最優血糖控制和最佳健康指數。來源:中國公眾健康網 王利軍整理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