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6日電 美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雜志上報告說,腸道菌群可影響實驗動物體內兩種分子的水平,從而改變免疫細胞對癌細胞的反應,導致不同個體接受癌癥免疫療法的效果存在差異。
哈佛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說,這兩種分子被分別稱為PD-L2和RGMb,后者是首次被發現能影響癌癥免疫反應。動物實驗表明,抑制其中任何一種分子的作用,或者阻止兩種分子相互結合,可改善PD-1抑制劑療法對小鼠癌癥的療效。小鼠腸道中某些有益的細菌組合能降低這兩種分子的水平,增強該療法效果。
PD-1抑制劑療法通過抑制免疫T細胞表面的PD-1蛋白質來增強T細胞活性,促使它們對癌細胞發起攻擊。此前研究曾發現腸道細菌能影響該療法的效果,但不清楚其具體機制。PD-1蛋白質相當于T細胞的一個“剎車裝置”,特定分子如PD-L2與其結合相當于踩下剎車,導致T細胞活性降低。癌細胞會大量生產這些能踩下剎車的分子,以限制T細胞的活動、逃避免疫攻擊,PD-1抑制劑的作用就是讓這個剎車失靈。
研究人員將不同癌癥患者的腸道菌群移植給小鼠,使小鼠對免疫療法表現出與相應患者類似的反應。檢測發現,那些對PD-1抑制劑療法反應較好的患者,其菌群會使小鼠體內的PD-L2分子水平較低;對于該療法無反應的患者,其菌群會使小鼠的PD-L2分子水平處于高位。
科研人員認為,除了PD-1蛋白質,在T細胞表面應該還有其他能與PD-L2結合的分子,這樣才能解釋相關分子水平對PD-1抑制劑療效的影響。進一步研究發現,T細胞表面的RGMb分子正是他們尋找的目標,該分子與PD-L2結合后同樣可以發揮剎車作用,干擾相關過程能解除T細胞所受限制、增強小鼠對PD-1抑制劑的反應。
研究人員表示,在此基礎上研制出調節免疫反應的小分子藥物,有望對基于抗體的傳統癌癥免疫療法形成補充,甚至取而代之。
來源:新華社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