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醫院壁壘,構建轉診通道,優化應急機制,提升醫療設備……三年新冠疫情防控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可借鑒的救治經驗,在呼吸健康方面尤為突出。”談及張家口市“呼吸健康安全網”建設,市衛健委醫政科科長徐祖友這樣說。
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我市各級醫院打破界限,貫通診療環節,保障臨床救治,全面接診新冠患者。形成了全市呼吸疾病診療“一盤棋”“一張床”,醫療救治隊伍“一把尺”“一支軍”。各級醫院資源高效整合、調配,救治運行效率提高,質量提升,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隨著各醫院診療秩序逐步恢復后,三年的疫情防控給我市呼吸系統救治留下了什么?
“為了應對新冠疫情,我們呼吸科新增了呼吸機等設備,升級了I C U病房。”市第五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一直以來,呼吸科診療是醫院的薄弱環節。經過“大戰”,該院的呼吸科診療邁上了新臺階。
據了解,為了滿足疫情防控的搶救要求,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市第一醫院、市傳染病醫院、市第五醫院等各大醫院都購進了治療呼吸道疾病的醫療設備,成為護佑區域內群眾呼吸健康的硬核裝備。
除了硬件的全面提升外,寶貴的救治經驗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救治產生長遠的影響。
今年年初,我市迎來了新冠肺炎診療的小高峰,各醫院急診就診數量激增,醫院呼吸診療能力面臨巨大挑戰。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打破科室界限,全面統籌人員、設備和床位,建立了綜合病區接診重癥患者。在診療方面是由呼吸與危重癥科副主任醫師帶隊,各科室醫務人員配合完成的。診療高峰過去,再重新恢復各科室工作。這樣高效靈活的救治方案,就是在新冠疫情防控中逐步形成的。而三年疫情防控,各級醫院呼吸疾病診療能力得到了提升,各家醫院因地制宜,探索應急機制,儲備應急力量,應急處置資源和能力得到極大開發。
不僅如此,三年疫情防控也培養鍛造了一大批醫護人員。非常之時,全市醫療系統全面多次組織針對呼吸道疾病診療緊急培訓,保障醫生掌握簡單的鑒別、輕中癥治療知識;重點崗位還實行了三甲醫院專家帶頭診療、培訓機制;在診治一線采取1+N管理,即一名呼吸科專科醫師帶組幾個非專科醫師一同完成救治任務。醫務人員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呼吸道疾病診治水平。
“我市將進一步推進分級診療,提升基層衛生機構的首診能力、救治能力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處置能力;加大基層醫療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互聯網+分級診療”體系建設;同時,發揮中醫藥作用,將這張‘呼吸健康安全網’筑的更牢。”徐祖友說。(記者 武雅楠 通訊員 楊秀紅)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