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種了5畝知母,產出2.2萬斤,企業按照3.5元/斤的價格收購,高于市場平均價。知母四年成熟期,好打理,也不耽誤我們種其他農作物,總算下來,每年能增加收入1.5萬元。”6月16日,在蔚縣南嶺莊鄉小貫頭村,說起種植知母每年新增的收入,村民梁萬德言語中透著喜悅。
走進蔚縣南嶺莊鄉小貫頭村,以中藥材為主題的進村景觀長廊——迎賓大道映入眼簾,規模化的中藥材種植基地一眼望不到邊。村口設立藥材產業專業村村莊標識建筑,突出小貫頭村“一村一品”特色優勢,致力打造以藥材為主題的農業觀光旅游名村。
近年來,小貫頭村依托龍頭企業和致富能人帶動,大力發展中藥材規模化種植,突出特色產業優勢,實現百姓增收致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村民梁萬德提到的河北井康藥業位于小貫頭村,是一家從事中藥材種植、收購、初加工、銷售于一體的企業。企業占地30畝,總投資4300萬元,其中政府投資2150萬,企業投資2150萬,總建筑面積13000平方米,設置研發中心、檢測中心,配備專業設備124套,中藥材年加工能力達6000噸。河北井康藥業與河北神威藥業、河北以嶺藥業、北京同仁堂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是張家口市規模最大的中藥材初加工企業。
據了解,河北井康藥業按照政府投資金額的5%作為資產收益,用于鄉村振興和集體資產分紅,并向群眾支付土地租賃費,且提供技術、種苗支持,采取訂單農業合作模式,鼓勵村民種植中藥材。企業通過藥材收購、集體資產分紅、土地租賃、臨時用工等途徑多元促進群眾增收,形成企業、政府、農民“三位一體”的鏈式利益共同體,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典型。
“當前,河北井康藥業在南嶺莊鄉及周邊鄉鎮已建成1.5萬畝藥材種植基地,平均帶動種植中藥材種植群眾年收入增收3000元/畝。未來五年,有望將種植基地擴建至3萬畝,輻射全縣22個鄉鎮,讓中藥材種植惠及更多群眾。”河北井康藥業負責人表示。
(記者 亢春寧 通訊員 方曉峰 藺媛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