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20日下午,張家口日報社組織40余組小記者家庭分兩次走進容辰99街區(qū),參加由“半塘書院”與 “張家口書畫家協(xié)會”共同舉辦的“墨香迎春 福滿人間”迎新春寫春聯活動,與那里的書法大師們學習春聯的來歷和貼春聯的歷史習俗,以及書法春聯的寫作。
合影
集體合影
學習春聯年俗知識
書寫春聯
展示作品
活動當天,小記者在家長們的陪伴下早早地來到了容辰99街區(qū)。書院的閆紅霞老師為小記者們以宋代詩人王安石的《元日》這首詩為引,介紹了最早的春聯是由桃符轉化而成,正式的春聯形成于五代十國時期。中國最早的一幅春聯的文字內容是:“新年納余慶,嘉節(jié)號長春。”古代貼春聯的意義是象征著驅邪避難、增添節(jié)日氣氛,寄托美好的愿望和憧憬。春聯分為上聯、下聯和橫批。右邊貼上聯,左邊貼下聯……小記者們一邊專心聽著閆老師的講解,一邊動手記錄著閆老師講解的內容,認真極了。講解完畢,小記者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們分為兩組,分頭行動,去領寫福字和春聯的紅紙。帶著對新年的美好憧憬和期許,小記者們找到自己喜愛的書法家爺爺,并和書法家爺爺們認真地學寫了春聯和福字。
活動接近尾聲,小記者們還與自己滿意的書法作品進行了合影。他們開心地表示:活動不僅讓他們學習到了關于春聯和年俗的知識,還讓他們對中國的書法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馬晨)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