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0月下旬,涿鹿縣礬山鎮漫山遍野的杏扁林采收完畢。鎮上一家家杏扁加工企業里傳來清洗、篩選杏扁的清脆響聲和隆隆的機鳴聲。這些大大小小的企業正為銷售旺季做準備。
“今年是難得的豐產又豐收的年景,這其中堅果商會功不可沒。”10月30日,在涿鹿礬山派派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加工車間內,幾十臺杏扁開口機正在緊張工作,老板許亮抓起一把圓潤飽滿、開口均勻的杏扁,開心地說。
大杏扁在涿鹿種植廣泛,全縣種植面積有30多萬畝。近些年,涿鹿的杏扁加工銷售產業也逐漸發展起來,年交易量占到全國的80%以上,成為全國最大的杏扁加工銷售集散地。
“市場越做越大,加工銷售企業越來越多,惡意競爭也越來越普遍。”回憶起前些年的情況,許亮很有感觸,他說,混亂的市場導致果農利益受損,致使涿鹿縣一度出現了“砍樹潮”。
這樣的狀況很快引起了當地的重視。在縣委縣政府的推動下,杏扁種植較為集中的礬山鎮,鎮政府召集許亮等加工企業的領軍人物,深入調研、研討,積極尋求解決辦法。
“加工銷售企業一頭連著農戶,一頭連著采購商,要穩住這個產業,中間環節的作用至關重要。”許亮說。2023年2月,經過精心籌備,以涿鹿縣70多家杏扁加工銷售企業為主要會員單位的堅果商會正式成立。
“老百姓的樹都砍了,企業還能存活下去嗎?收購價格不能低于6.5元,必須保證果農的收益。”今年7月,在杏扁豐產已成定局之時,為避免砸價的情況再次出現,許亮提前召集商會會員們開會。
收購價穩住了,得益于商會的組織,加工企業也擁有了對采購商的集體議價能力。“這很好地平衡了各方利益,維護了市場穩定,促進了這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許亮說。
除此之外,商會還積極發揮平臺作用,與當地各大銀行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為加工企業的融資提供了支持。據統計,目前,涿鹿縣9家銀行先后推出了“杏扁貸”等24種專項信貸產品,年發放貸款數億元。
“倒、倒、倒……”采訪當日,一輛滿載杏扁原料的大貨車駛進派派食品的倉庫,上千平方米的倉庫垛滿了待加工的原料。“企業手里資金充裕了,收購原料的信心就足了。”許亮開心地說。
這些利好,讓農戶看到了希望。現在,不僅果農不再砍樹了,一些果農還計劃再回種,甚至不少培育果苗的種植戶也紛紛出動……(來源:《河北日報》記者 李艷紅)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