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縣行政審批局“企業開辦一窗通專區”。
營商環境是投資“風向標”、發展“晴雨表”。今年以來,張家口涿鹿縣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屆二次全會關于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以全市“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為抓手,完善組織架構,優化政策環境,補足短板弱項,著力破除營商環境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同時,結合縣域發展實際,先后出臺一系列惠企便民舉措,對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政務服務、權益保障等重點領域加大支持力度,推動全縣營商環境全面持續優化。
強化組織領導,堅持高位推動。涿鹿縣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中心工作,由縣長擔任行政審批局黨組書記,成立以縣政府領導為成員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對相關工作進行統一組織領導。在縣委、縣政府常態化調研檢查、部署督導的基礎上,建立縣委書記、縣長周調度制度,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對天元玻璃、宏大龍英物流園等全縣重點項目進行跟蹤服務,保障項目及時開工,如期建成投產。政策引導方面,該縣根據《張家口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第二版)》相關要求,制定印發了《涿鹿縣優化營商環境實施細則(第二版)》,逐項分解任務,推動責任落實。同時,制定實施《關于加快實施科技強縣行動的實施意見》《涿鹿縣支持工業經濟加快發展十三條措施(試行)》等,進一步提升專項領域的政策保障能力。
堅持問題導向,促動提質增效。涿鹿縣以全省營商環境評價為契機,全面查找營商環境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短板弱項,在查漏補缺、對標對表中進一步改進完善相關舉措,全面提升各職能部門的服務效能。一方面,針對評價指出的典型問題進行逐一分析,狠抓整改,規范稅務、不動產等部門工作流程和辦理時限,提升業務辦理速度;開設“企業開辦一窗通專區”,確保企業開辦4小時內辦結,最快僅用1小時。另一方面,圍繞2022年全省優化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對涉及的16項132條具體指標進行研究分析,對企業開辦、項目建設、工程審批、政務服務、市場監管等營商環境重點領域進行提標升級,制定相關改進辦法,推動全縣營商環境向全省前排進位。
服務市場主體,保障企業權益。涿鹿縣以整改促企業開辦提質增效的同時,全力推動招商引資和項目跟進,確保市場主體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該縣立足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定位,圍繞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充分發揮招商團隊作用,編制文旅、農業、經開區建設3張招商考察路線圖開展招商行動。今年以來,已有晟庭生物智慧醫療科技產業園、達通路暢抗凝冰等9個項目正式簽約。為加速項目落地投產,該縣全力推行“工業類項目全程代辦、房地產項目全程幫辦、政府投資類項目集中統一辦”的項目審批工作機制,為天元玻璃項目成立點對點幫辦工作小組,開通工改專項審批綠色通道,做到“審批推著項目跑”,推動天元玻璃項目實現當年審批、當年開工、當年投產。在扶持企業發展方面,通過舉辦多場線上線下專場招聘,為縣內企業和各類人才牽線搭橋。同時,堅決貫徹落實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增值稅留抵退稅等政策,積極提供專業法律服務等舉措,讓企業經營者更有信心,更加安心。
轉變服務理念,優化辦事體驗。一方面,制定《涿鹿縣“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工作考核辦法》,推出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新舉措,對“將逾期件”向部門“一把手”下發督辦函,推動部門及時高效處理群眾訴求。今年以來,該縣共辦結政務服務便民熱線2744件,群眾滿意度達100%。另一方面,統籌推進電子政務服務全覆蓋。推動村(社區)綜合服務站由幫辦代辦轉變為自助網辦,鄉村兩級事項應領盡領,網上可辦率達到100%。(記者 王棣 通訊員 溫婧 趙鍇文)
涿鹿縣走出農旅融合發展堅實步伐
溝壑花海、九曲花街、開心農場、窯洞餐廳、薰衣草花田……漫步在涿鹿縣礬山鎮的“黃帝城低碳文旅小鎮”,田園美景盡收眼底。據了解,這一特色小鎮是礬山鎮按照農旅融合的發展思路,立足鄉村特色,引進社會資本打造而成。不僅景點豐富、功能齊備,還將太陽能跨季儲熱項目應用其中,實現了園區變景區、田園變景點。目前,黃帝城低碳文旅小鎮已經成為集新能源示范、生態觀光、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綜合性示范園區,吸引了大批游客。產業興旺的同時,村莊的“顏值”也大幅提升。
近年來,涿鹿縣將發展鄉村旅游作為鄉村振興的又一抓手,圍繞農旅項目建設和農業產業化發展,涿鹿縣積極整合鄉村優質資源、創建特色鄉旅品牌、完善旅游配套設施,打造了黃帝城低碳文旅小鎮、東窯溝陶藝小鎮、丁玲紅色文化村、黃陽小鎮等一批鄉村特色旅游景點,走出了農旅融合發展的堅實步伐。
下一步工作中,涿鹿縣聚焦農宅空置率30%以下村莊,加快實施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提升工程,針對不同村莊明確產業發展方向,進行市場化、專業化運營,力爭用5年時間,建成葡萄種植、鄉村旅游、蔬菜種植、現代商貿4個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帶動提升全縣農旅融合發展質效。同時根據市場需求,對更多閑置民房進行升級改造,吸引更多有實力的旅游企業進行特色民宿集中開發,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以農助旅、以旅興農,打造生態富饒的美麗鄉村新名片。(記者 王棣 通訊員 溫婧)
圖片新聞
時值汛期,涿鹿縣綜合應急救援隊聯合相關部門,到山洪地質災害易發鄉村組織群眾進行應急演練,切實提高群眾對山洪地質災害的防范意識和救援隊伍的應急處置能力,確保安全度汛。圖為8月13日,涿鹿縣綜合應急救援隊在朝陽寺村進行山洪地質災害轉移避險演練。 梁濤 李文濤 攝
書記縣長工作動態
縣委書記路國云
●8月9日,主持召開涿鹿縣優化營商環境專項督查監督會議。
●8月10日,與中農神州農業生態科學研究院、中昊智達控股集團一行洽談鄉村振興合作項目。
●8月11日,與中科德方(河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青海中科德方能源科技研究有限公司對接鋰電拆解項目。
●8月12日,主持召開涿鹿縣經濟工作推進會議,就上半年各項經濟指標進行全面分析并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
●8月16日,赴縣中醫院舊址、帝景商務賓館、金蘭漫享商務酒店督導檢查隔離點啟用情況。
●8月18日,主持召開涿鹿縣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會議。
縣長李建富
●8月1日,主持召開縣政府每周例會;主持召開科韋斯汽配城項目協調推進會。
●8月2日-8月6日,到衡水市博路天成公司考察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到邯鄲市中科德方(河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青海省西寧市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考察鋰電池拆解項目。●8月10日,主持召開縣政府常務會。
●8月17日,安排部署全縣三季度財政工作、全縣防汛工作。●8月18日,安排部署全縣疫情防控重點工作、全縣教育布局調整工作。
鄉村振興“藥”有良方
近日,“原生態中藥材標準化基地”項目簽約儀式在涿鹿縣武家溝鎮舉行。該項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計劃在武家溝鎮千兒嶺村建設占地1000畝的原生態中藥材標準化示范基地,種植中藥材知母。預計項目建成投產后,種植戶每畝每年增收不低于700元。
千兒嶺村位于武家溝鎮西南部山區,全村現有人口200余人、耕地4600余畝,以玉米、杏扁、土豆等農作物種植為主業。該村耕地面積大,土質肥沃,出產農產品品質上乘,但山高坡陡、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一直影響著農產品銷售,制約著村民收入。
鄉村振興重在產業振興,武家溝鎮黨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對千兒嶺村所在南部片區的農業資源進行整合,完善基礎設施,發揮資源優勢,積極招商引資,調整產業結構,為村集體培育穩定持續的收入來源。今年6月,在鎮黨委的爭跑和支持下,千兒嶺村重新翻修的2.6公里主干道如期竣工通車,為招商引資、發展產業創造了條件。經過考察學習,千兒嶺村引入了蔚縣惠農種植專業合作社,帶領村民在該村開發種植中藥材,同時采取多種方式盤活閑置資源,實現集體資產增值。
“今后,我們一方面繼續發展傳統種植業,另一方面積極探索中藥材種植,帶動村民原地就業,加快增收步伐。目前,全村已流轉土地368畝,帶動農戶自愿種植136畝,相信隨著種植規模不斷擴大,會有越來越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千兒嶺村書記劉志平說。(記者 王棣 通訊員 侯弟江 溫婧)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