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為豐富轄區居民的文化生活,營造溫馨祥和的節日氛圍。近日,張北縣張庫南街街道辦事處各社區開展了“弘揚文化精髓 粽享端午安康”系列活動。
西關街社區走進轄區幼兒園,通過課件展示端午由來、志愿者講述屈原故事、帶領兒童學習“端午手勢舞”的形式,讓孩子們感受節日文化氣息。活動現場,設置了包粽子、編織五彩繩等互動環節,大家興趣高昂,積極參與。
海燕社區工作者拿來了提前泡好的糯米、粽葉、紅棗等材料,將材料分發到青少年的手中,手把手教他們捋粽葉、做漏斗、填糯米、壓緊實、封口、扎捆等做粽子的步驟,同時并讓大家發揮想象,制作出自己喜歡的粽子形狀,工業北街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制作粽子,活動現場彌漫著粽葉香,氣氛融融,歡聲笑語不斷。
民樂街社區和御泉路社區工作人員與居民手拿彩繩,打結、編花,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一條條普通的絲線,在大家的巧手中通過打節、纏繞、編花變成了一個個寓意美好健康的五彩繩。隨后,志愿者帶上編制好的“五彩繩”來到轄區老人家中,為他們帶上寓意吉祥、祈福的五彩繩,與老人們聊端午民俗,講解編織五彩繩的由來,與他們一同分享快樂的節日氛圍。
永義街社區工作者到安特思庫幼兒園為孩子們講解端午節的由來、粽子的意義等,此外,孩子們還參與了繪制端午節主題圖畫的活動。他們用五彩的畫筆,描繪出自己心中的端午節,有屈原的形象、賽龍舟的激烈場面、美味的粽子等等,每一幅畫都展現了孩子們獨特的創意和對端午節的理解。
興石路社區工作者在活動開始前通過圖片、故事等形式,讓孩子們了解端午節的由來,以及在端午節紀念屈原吃粽子的習俗。隨后以“粽子”為主題,小朋友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創作出多種多樣的粽子形象。這些粽子個個情緒飽滿,興趣盎然,展示出兒童豐富多彩的童心世界。
此次活動,讓居民們深刻感受到了端午節的文化內涵,加深了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同時也拉近了居民與社區之間的距離,有效營造了社區大家庭和諧溫馨的良好氛圍。(河山新聞記者 王松 通訊員 申愛萍)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