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大媽們在幸福港灣養老院門口的涼亭里休息聊天。 攝影 王英軍
張家口新聞網訊 寬敞明亮的臥室、整潔干凈的餐廳,活動室內有說有笑,老人們在庭院賞花閑聊……在張家口張北縣公會鎮幸福港灣養老社區,這樣一幅美好的“夕陽紅”畫卷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
占地5200平方米的幸福港灣養老社區是一所專門接收失能半失能五保老人的集中供養機構,由河北港口集團投資援建,于2020年1月投入使用,共設135張床位。醫務室、沐浴間、書畫室、活動室等功能房配備齊全,電視、衣柜、熱水器等生活設施樣樣齊全,醫護床、緊急呼叫系統、無障礙安全扶手等安全設施為老人們的健康安全保駕護航。走進食堂,桌椅干凈整潔,飯菜飄香。老人們的一日三餐都經過營養搭配,菜品豐富多樣,幸福港灣還成立了由管理團隊加院民組成的食堂管理委員會,定期召開院民服務需求調查會,為老人們的食品安全保駕護航。此外,護工還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了送餐上門服務。
“這里的工作人員就像家人一樣,照顧我們的起居,和我們聊天?!鄙衔缱隹祻陀柧?,下午看電視、下棋、遛彎,65歲的孫進貴老人在這里找到了家的感覺。今年是孫進貴入住幸福港灣的第二年,從不能下床到可以獨立起居,這些都離不開護工與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每天早上,醫護人員都會挨門為老人們量血壓、測血糖,為行動不便的老人做康復訓練。護工專業化是幸福港灣養老社區的一大亮點,護工全部經過專業培訓持護理證上崗,按照專業的護理流程,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24小時溫馨細致的服務,實現護理專業化與職業化。
“我們在幸福港灣的生活很豐富,工作人員陪我們鍛煉身體,教我們做游戲?!苯衲?8歲的白大爺樂呵呵地告訴我們,過去一有時間就在村頭呆坐著,如今的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鄧曉林是幸福港灣養老社區的文體委員,每天都會組織老人們做手指操,帶領老人們做游戲?!盀榱俗尷先藗儽M快適應這里的生活,我們經常組織一些娛樂活動,讓老人找到家的感覺?!崩先藗兊纳盍晳T逐漸改善,精神狀態也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
幸福港灣養老社區是張北縣在探索“公建民營”養老服務管理改革過程中的一個縮影,為精準對接老人需求,民政局通過多次實地考察,組織召開監護人座談會,宣傳政策并詳細了解特困人員的意愿和實際困難,不斷創新管理模式完善服務體制,讓老人根據實際搬進“新家”。
張北縣60歲以上老年人共78077人,其中特困老年人達1718人。面對養老需求,張北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在做好基礎養老保障的基礎上創新體制機制,成功探索出了適合本地養老機構的新模式?!肮駹I,公建是基礎?!睆埍笨h民政局副局長董恒彬說。近年來,該地先后制定《張北縣鄉鎮敬老院調整改革工作方案》《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分片區設立區域性中心敬老院,解決鄉鎮敬老院點多面廣、入住率低、投入不足等問題。并不斷改造公辦養老機構硬件設施,改善居住環境全面提升服務質量。為提升服務質量完善服務體系,該地建立《護理制度》《醫療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營養配餐制度》等各項規章制度159個,制定了《失能、半失能老人護理標準和流程》《日周月護流程》等工作標準和服務流程30多個。2021年該地共投入728萬元對公辦養老社區進行改造,養老院的面貌煥然一新?!拔覀儗⒉粩嗤苿觿撔麦w制,把幸福港灣樣板模式推廣到全縣,為更多的老人撐起幸福夕陽紅?!倍惚蚪榻B到,隨著硬件施設不斷完善變好,服務越來越周到,入住率也不斷提高,目前全縣共有6家特困供養機構,共有457張床位,集中安置特困人員共380人。(記者 宋維根 通訊員 夏培真 張英麗)
小二臺鎮300個智能化單體原原種繁育大棚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郝家營鄉數字鄉村返貧監測系統準確監測農戶各項需求;饅頭營鄉落實各項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構建美麗鄉村;海流圖鄉優化村級檔案工作服務鄉村振興……一場以晾曬促比學、以評比促趕超的鄉鎮“大比武”在張北縣拉開序幕。
為激發鄉鎮干部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交流鄉村振興成果,8月12日,張北縣舉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鄉鎮黨委書記擂臺賽,全縣18個鄉鎮黨委書記同臺競技,圍繞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壯大集體經濟等重點工作曬成績、談經驗、找差距、比干勁。今年以來,張北縣堅持以黨建引領促進鄉村振興,緊扣“兩不愁三保障”等核心指標牢牢守住“零返貧”底線,推動各項亮點、重點工作落地見效。完善組織領導機制,構建“1+1+3”組織領導體系,成立由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雙組長的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不斷完善黨員干部包聯機制,實行縣處級領導包鄉帶村、鄉鎮干部包村聯戶、幫扶責任人包戶到人工作制,推動鄉村振興各項工作落地見效。完善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村民代表會、村務監督委員會、村經濟合作組織、村和諧促進會,“六位一體”村級治理組織體系,進一步強化黨組織領導,打造一批黨建促鄉村振興示范亮點村。(記者 宋維根 通訊員 夏培真 石炎夏)
●8月9日,會見上海艾郎風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文龍,就張北縣風電葉片生產線建設項目二期進行洽談。
●8月11日,到北京參加由中國能源研究會和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舉辦的2022年首屆農村能源發展大會——縣域新能源發展分論壇,就縣域新能源發展作專題演講。
●8月12日,參加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現場觀摩會暨“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擂臺賽。
●8月13日,主持召開張北縣招商引資企業家座談會。
●8月14日,參加第三屆中國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閉幕式。
●8月15日,主持召開張北縣招商引資項目對接部署會。
●8月2日,審閱《張北縣關于營商環境第三方調研評估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方案》。
●8月7日,出席第三屆中國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揭牌儀式及新聞發布會。
●8月8日,參加豬八戒股份有限公司、重慶金鑫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來張北縣考察座談會。
●8月12日,主持召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現場觀摩會暨“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擂臺賽。
●8月15日,參加張北縣招商引資項目對接部署會。
為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夯實張北縣創新綠色高質量發展基礎,8月12日,20家企業走進張北進行招商項目洽談,共商合作大計,共謀發展良策。網庫集團、中商集團、美團集團、騰訊集團、長壽農業科技等8家企業表明合作意向,與張北共繪新能源、數字經濟、康養旅游、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發展新藍圖。
近年來,張北縣緊緊圍繞“首都兩區”“河北一翼”發展定位,不斷創新招商方式、拓展招商渠道,主動出擊對接企業,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該縣起草并印發了《張北縣2021年—2025年招商引資工作推進方案》《張北經濟開發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及措施》,通過開展精準招商“招大引強”,引進與該地產業基礎、規劃相契合的項目,并確立“一個特色產業園、一個主攻方向、一個產業鏈條、一套作戰方案”的模式,通過利用數字產業孵化基地、京津冀信息技術服務基地等招商平臺進行商務對接,不斷強化招商專業化。此外,該縣不斷創新招商方式,通過以商招商、組團招商、駐點招商等方式,組織鼓勵規模大、實力強的重點企業開展招商工作,推動數字經濟、康養旅游、裝備制造等一大批項目簽約落地。截至目前,全縣招商引資簽約項目共14個,實際到位國內市外資金30.34億元。
為做好招商引資的后半篇文章,張北縣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組建專門服務工作小組主動對接服務,為企業開展“一站式”“點對點”的優質服務,不斷抓好項目的跟蹤服務,協調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切實為招商企業解困排憂。今年以來,扎實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接續強化項目建設用地、資金、水電氣等要素保障支撐,年內完成總投資2.31億元的園區道路新改建、管網改造等基礎設施工程。不斷強化政策對接扶持,全面落實紓困惠企和減稅降費等各項政策,用好政銀企對接成熟平臺,有效解決市場主體融資難問題。此外,該縣不斷推進行政審批改革,聚焦影響企業、群眾辦事創業的痛點堵點,破除部門梗阻,優化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間、提升審批效能,為企業營造高效、便捷、一流的營商環境。(記者 宋維根 通訊員 夏培真)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