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宣化區聚力發展鉆機產業,90多家生產企業落地,擁有各項專利技術和產權120多項,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50%……努力打造百億產業集群——
天氣漸冷,張家口宣化華泰礦冶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鉆機)廠房內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生產線上的“大家伙”們個個巍然屹立,引人注目。
“這些‘大家伙’是我們與陜西煤業化工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攻關的G Y S J Z6.12S雙聯高效全液壓豎井鉆機,它將服務于陜西煤業化工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亞洲最大的16米井徑項目,這標志著我們華泰豎井鉆機不僅在亞洲第一深井鉆機實現突破,也重塑了亞洲第一大井的里程碑。”華泰鉆機的創始人任清自豪地介紹。
任清曾是“宣化風動工具廠”的一名工人,于2000年年初創建了自己的企業——華泰鉆機。經過20多年的發展,華泰鉆機已經成為宣化鉆機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也是宣化區巖土工程裝備產業集群的創新型代表企業之一,2022年5月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評定為國家級第三批重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現有建井、掘進、采礦、錨固排險四大系列產品,擁有20項國家發明專利、43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3項外觀設計專利授權。
在宣化,像華泰鉆機這樣的企業還有不少。目前,“宣化鉆機”有生產企業90多家,小型以上鉆機企業35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7家,擁有各項專利技術和產權120多項,研發中心等孵化載體擁有博士、碩士100余人組成的技術團隊,年產旋挖、潛孔、鑿巖、坑道等15個系列200多種鉆機產品5000多臺套,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50%,年產值達60億元。
“宣化鉆機產業的發展就像從一棵大樹長成了一片森林。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宣化鉆機產業,歷史長、品種多、知名度高,為國家大型鉆機行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也向全國機械制造行業輸出了眾多優秀人才,還逐步形成潛孔鉆機行業國內的產業基地。”宣化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張春祿介紹,宣化鉆機產業體系以新質生產力為引領,已構建起了鏈條完整、配套齊全的產業生態,是宣化區巖土工程裝備產業集群里的“大塊頭”。
2023年,集群產值達128.06億元,聚集整機生產及配套企業286家,培育優質企業58家。宣化區被認定為中國鉆機之鄉、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河北省工程機械裝備產業名區。宣化區巖土工程裝備產業集群被認定為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2024年9月20日被工信部認定為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為全省6家之一,全市唯一。
政府支持、政策扶持,為集群發展之勢增添強勁動能。為支持巖土工程裝備企業高質量發展,《宣化區縣域特色產業振興計劃(2019—2022年)》《張家口市宣化區裝備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19—2025年)》《宣化區高端裝備制造業產業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等政策措施先后出臺,全面激活巖土工程裝備產業“一池春水”。
“這筆貸款真及時啊!真是沒想到現在好好納稅沒有抵押物也能貸款。”宣化蘇普曼鉆潛機械有限公司負責人看著到賬的貸款感嘆道。
2024年6月,建行宣化支行通過上門走訪,了解到該企業有融資需求后,立即為該企業法人注冊數字工商聯平臺并測額,成功為該企業申報“政務數據貸”500萬元。這只是宣化區金融助力民營中小微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工行宣化支行推出“專精特新貸”、中行宣化支行推出“鉆機企業專項貸”……這些產品針對宣化鉆機企業無有效抵押物等困難,提供利率低、純信用、金額大的信貸資金,有效滿足了鉆機企業的融資需求。截至今年6月末,累計為華泰鉆機、北方穿越、正遠鉆采等20余家制造業企業授信近2億元。在轄區金融機構的支持下,不少鉆機企業站穩腳跟,乘“勢”起飛,擴大經營規模,年收入實現了翻番。
資金和人才是企業創新的保障。宣化區還面向全國廣邀行業專家,高起點建設專家智庫,搭建高端人才信息共享平臺,為集群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制定《宣化區研發投入強度增長獎勵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宣化區縣域科技創新躍升計劃獎勵資金管理辦法》,鼓勵企業加強研發投入,推動科技創新發展。
“只有走科研創新才能讓企業適應市場的需求。我們今年的S T8N產品應客戶要求進行了改進,考慮作業環境是沙漠,所以給它增加了一種油濾型的濾油系統,滿足了客戶的要求,也給我們帶來了新出路。”河北宣工機械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裝分廠副廠長李建春頗有感觸地說。
幾年前,因重工機械市場保有量高、需求量小,河北宣工幾乎陷入絕境。面對生死存亡,河北宣工從產品和客戶入手進行大調研,將新產品研發精準對接客戶要求和市場需求,不斷推進“精品+差異化”改革。自主研發的我國首臺中大馬力壓雪機和最大馬力超級粉松機在宣工應運而生,為企業開辟了新的市場。企業依托工程機械、農業機械、冰雪裝備等產業板塊打造的制造業零部件生產基地夯實了公司發展基礎。同時,河北宣工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推土機、壓雪機等產品遠銷海外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前7個月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8%,國有企業核心功能和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提升。
創新是企業絕地逢生的法寶,也是引領市場發展的秘訣。目前,宣化區巖土工程裝備產業集群創建創新平臺48個,主持、參與修訂國家、行業、團體標準22個,擁有有效發明專利71個。集群產品涵蓋鉆機鉆具、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鏟土運輸機、冰雪(鏟雪)裝備5個大類,廣泛應用于冶金、地勘、地熱、水利水電、礦山、交通、航道、石油、建筑等領域,暢銷國內并遠銷歐洲、非洲、東南亞等地區,同類產品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潛孔鉆機約占全國市場份額的60%。
集群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發展方向,通過智能化技改、數字化賦能、網絡化協同等措施,以新質生產力引領建設,構建起鏈條完整、配套齊全的產業生態,集群效應日益凸顯,創新活力持續迸發,正匯聚成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宣化區政府采取“扶持龍頭、協同帶動、聚勢成群”模式,鼓勵推動集群企業間、區域間產業鏈、供應鏈聯動發展,持續增強集群競爭力,以河北宣工、華泰鉆機、北方穿越為代表的龍頭企業協作配套明顯,通過培育一批優質供應商不斷提升產業集群供應鏈競爭力。
支持北方穿越公司研制新型鉆桿,使用深度突破1萬米,硬沙石地層突破5千米以上,填補我國硬沙石地層錨固鉆桿的空白;支持華泰鉆機研制新型鑿巖機,打破國內主流液壓鑿巖機被國外企業控制的現狀……在龍頭企業引領帶動下,宣化區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企業21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高新技術企業30家,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2家、集群“領跑者”企業4家。聚勢發展,宣化區百億產業集群奔向更高的發展目標。(通訊員 陳曉東)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