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第一批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區、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國家草原自然公園、第一批省級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河北省現代農業精品園區……去年又成功入選第四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區,這就是塞北,在這片遼闊無垠的大地上,每一寸土地都蘊藏著無限生機與希望。
塞北管理區在推進項目建設過程中,始終注重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并重,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一系列生態修復項目的實施,不僅改善了區域生態環境,也為文化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現代農業項目的推進,促進了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清潔能源項目的建設,則為國家能源結構的優化調整貢獻了“塞北力量”。
聚焦塞北管理區,記者深入探索正在這片熱土上蓬勃興起的建設項目。從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到產業升級的強勁勢頭;從綠色生態的守護實踐,到文化旅游的融合發展,每一個項目都是塞北管理區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步伐,每一分努力都凝聚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在這里,我們看到了智慧農業如何引領現代農業變革,新能源項目如何點亮綠色發展的新路,以及文化旅游項目如何讓塞北的壯美風光走向世界。一系列項目的落地、建設充分展現了塞北管理區在項目建設中的創新思維、務實舉措和顯著成效,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隨著新時代的號角響起,塞北管理區正以嶄新的姿態,奮力書寫著項目建設的輝煌篇章。隨著國家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和區域經濟的持續升級,塞北管理區正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豐富的資源稟賦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新時代項目建設的熱土和區域發展的新引擎。記者 宋錦豐 李響 戈彩鵬 通訊員 王會文 劉宇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