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亮燈牌、站榜、做數據、引流……這一系列網絡直播專業術語被74歲的“塞北姥姥”信手拈來,入駐抖音一年多的時間里,每天早晚兩場直播讓她收獲了8000多位粉絲,獲贊3萬+,每天拍攝、制作并分享自己愜意的晚年生活也成了她的日常“工作”。
“早上好,家人們,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5G吧,看看網絡時代又對不同年齡段的人群有哪些不同的要求?”早上7點10分,“塞北姥姥”又開始了一天中的第一場直播,而初見“塞北姥姥”也是在抖音直播平臺上。鏡頭里的她滿頭銀發,帶著一副太陽眼鏡,在公園里手舞兩把花褶傘,精神矍鑠地在鏡頭里和網友們親切互動著,渾身上下透著自信與樂觀,周圍還不時傳來路人贊不絕口的聲音。
“塞北姥姥”名叫張玉蘭,1948年生,今年74歲,她是土生土長的張家口人,談到自己的網名,張玉蘭直言,是當年曾在張北縣永泰昌公社下鄉,四年的知識青年下鄉經歷,讓她對塞北壩上有了深厚的情感,“塞北姥姥”也因此得名。
在張玉蘭整潔有序的家中,一張簡易的小圓桌上鋪滿了她為直播所準備的文案,每張A4紙上面都密密麻麻寫滿了她精心準備的“知識”。“知識是在點滴間慢慢滲透的,要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儲備才能不斷向網友傳播正能量。”長在紅旗下的張玉蘭經常告訴自己,不要忘記過去吃過的苦,才能感受到現在生活的甜。雖然退休后的她練過攤、打過工,但是讀書、看報、不斷學習卻是張玉蘭一直在堅持不懈做的事。
“我喜歡學習,因為學習能讓人陶冶情操,隨著社會的進步,老年人更是要不斷學習、不斷接觸新鮮事物才不會被社會淘汰。”好學的張玉蘭在一年前接觸到抖音后,便自此“迷”上了網絡:“我到別人直播間去學習,記筆記、亮燈牌、刷抖幣,別人學一遍就會了,我得學三五遍,直到徹底弄明白才罷休。”回憶起初入抖音之門的經歷,張玉蘭記憶深刻。“誰說抖音只是年輕人的天下,我也可以玩轉!”2021年8月14日,不服老的她開啟了自己的抖音之旅,她的抖音粉絲量從0發展為現在的8456,收獲點贊3.2萬。
盡管她眼睛老花,使用手機時需要戴上老花鏡才能方便操作,可她依然不忘記隨時發現美,并記錄美。
“宅院豈生千里馬,花盆難養萬年松。”這是張玉蘭的座右銘,也是她一直向年輕人傳播的正能量。“現在每天在我直播間和我互動的大部分都是年輕人,最小的粉絲才上初中,我還收獲了兩名外國粉絲呢!”說起自己的粉絲群體,“塞北姥姥”滿臉的驕傲和自豪,她說,如果以后有機會,嘗試一下直播帶貨也未可知。
“塞北姥姥”用自己的人生智慧和樂觀的人生態度,直面年齡的增長,用最好的心態去面對歲月的變遷,不放棄努力,不丟掉夢想,不頹敗于衰老,快樂到老,也精致到老。(記者 宋錦豐)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