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近日,張家口市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三個一”要求持續推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實的工作方案》,在全市上下進一步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為切實把全市各地各部門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貫徹落實市委提出的“三個一”要求,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入心入腦、走深走實上來,進一步深化“三個一”要求理解認識,深入挖掘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涌現出的學習標兵,全面展示各地各部門先進典型和經驗做法,強化學習運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導推動高質量發展,現本報推出“強化‘三個一’要求持續推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實”專欄。敬請關注。
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習近平總書記作的報告,舉旗定向、興黨強國、引領復興,是我們黨開啟新征程、續寫新輝煌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市委書記趙文鋒提出的“三個一”要求,為我們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從哪兒起筆、怎樣實干指明了方向,充分體現了市委強烈的政治意識和政治擔當。橋東區堅決落實市委書記趙文鋒“三個一”指示要求,第一時間進行研究部署,層層推進、上下聯動。組建“區委—區級—基層”三級宣講團,開展宣講380場,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
針對我區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市紀委監委監督發現的問題,對16條“點對點”反饋的問題,建立清單臺賬,逐項整改落實。對落實“三個一”不到位3個部門掛牌“不落實單位”警示提醒。同時全面開展“回頭看”,建立定期晾曬、專項通報制度,晾曬通報問題、傳導責任壓力。全區386名科級以上黨員干部談體會、找差距、明方向、定措施,推動二十大精神入心入腦;58個區直單位94個社區(村)聚焦疫情防控、就業服務等8項重點民生工作訪民情、紓民意、解民憂。
1月6日,我們剛剛召開的區委十一屆三次全會,進一步動員全區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經濟工作會部署,緊緊圍繞縱深推進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首都兩區”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初步謀劃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橋東五大場景:一是打造全產業鏈條氫能經濟先行區;二是打造“港產城一體化”臨空經濟發展區;三是打造京張文旅城市經濟隆起區;四是打造功能完備的現代城市更新區;五是打造“養老育幼”民生服務示范區。
圍繞做好今年工作,我們將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突出抓好“項目、招商、民生、環境、干部”五大要素,破解發展瓶頸,強化發展保障,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橋東場景建設開好局、起好步。第一,堅持項目牽引帶動,做大做強“四大經濟”。大力發展氫能、城市、臨空、城郊“四大經濟”。重點瞄準打造“全國氫能第一區”定位,用好氫燃料電池示范城市群“金字招牌”,制定更有吸引力優惠政策。加快推進總投資12.4億元的產業創新中心等4個氫能重點項目。今年將建成的9棟8.5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全部實現企業入駐。第二,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積蓄經濟發展后勁。轉變“粗放式”招商方式,聘請專業招商顧問,精準對接招商信息。制定專業招商獎勵辦法,拿出落地企業固投的4.5‰給予獎勵,提升招商實效。進一步完善考核督導工作機制,從處級領導到鄉鎮街道部門,全部下達招商引資任務,明確項目引進數量及投資規模。今年謀劃招引項目數量不少于40個,總投資超過165億。第三,完善“1+2+N”工作體系,全面創優發展環境。按照市委書記趙文鋒要求,建立完善“1+2+ N”工作體系,定人、定事、定時、定質,持續用力優化營商環境。在審批制度改革方面,開通區內審批“綠色通道”,建立“虛擬審批”“容缺審批”機制,提升審批服務效能。探索建立橋東“金融超市”,解決企業融資難題。成立土地收儲開發公司,盤活整合土地資源,保障項目用地需求。第四,持續加大民生投入,提升人民生活品質。政府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把更多財力和資源用在民生領域,滾動實施好老舊小區改造、物業管理、“斷頭路”打通等民生工程和民生實事。突出解決好“一老一小”問題,組建國有康養集團,建設濱河康養服務中心。組建國有教育集團,建設一批普惠幼兒園,打造全市一流國際幼兒園。探索“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托幼服務”的模式,建設標準化社區老年食堂助餐點,打造主城區30分鐘養老服務圈和“15分鐘”托幼服務圈。第五,強化干部作風保障,凝聚狠抓落實合力。持續把解放思想大討論引向深入,以思想大提升提升干部干事創業能力。針對干部思想、作風、能力、工作等方面存在問題,區委全會上,我們提出“勤學又善思、謀定而后動、奔著問題去、防患于未然等“十個突破點”,對癥施治、整改提升。進一步強化末端管理,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叫響“誰能干讓誰干,橋東不養懶漢和閑人”,讓每名干部“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激勵干部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奮力譜寫橋東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