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近日, 花園小區1號樓與東河沿12號樓間的空地堆積了不少生活垃圾,花園街街道辦事處東河沿社區聯合物業公司開展集中整治,有效解決了困擾居民多時的頭疼事……在 “百姓說事、 干部解題”活動中,橋東區各街道立足本轄區特點,積極探索各具特色的說事解題新路徑,形成了 “一轄區一特色,一街道一品牌”的為民服務工作格局。
活動中,花園街街道辦事處創建 “五五小循環”工作機制,通過推行五個平臺、五級架構、五方聯動、五支隊伍、五大載體,讓群眾說事有渠道,干部解題有抓手。搭建起9個百姓定期說事室、2個居民常態議事亭、35個百姓說事箱、7個 “小馬扎”流動說事點、推廣線上解題說事APP等五個平臺,先后解決張鐵家園小區電動車充電樁、違規地鎖拆除等居民訴求100余件;建立以社區黨組織書記為核心,匯聚大管家、樓院長、網格長、小片長共同組成 “五級網格組織構架”,根據事件難易程度, 層層推進,分級負責;在社區黨委紅色引領帶動下,轄區物業公司、包聯單位、市直部門以及駐街單位,五方發揮各自職能優勢,互聯互動,共建共享;組建能人大管家、紅色物委會、黨員先鋒隊、包聯服務隊、“大姐”調解隊等五支隊伍,為基層社會治理增添活力;建立“集中議事、串門行動、志愿服務、特色關愛、三項積分”五大服務載體,推動民生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與此同時,其他各街道也推出了不少“說事解題”的好機制。紅旗樓街道辦事處打造“旗樂容融”特色為民服務品牌,轄區居民通過掃碼,即可上傳圖文反映各種問題,根據問題位置信息,網格員快速接單處理;五一路街道辦事處將硬件設施落后、人居環境差、物業管理滯后的5個鄰近小區作為攻堅片區,組建了攻堅小組,通過共性問題各部門聯合研究解題、個性問題逐個攻破的方式,先后解決各類民生問題30余件;工業路街道辦事處探索推出的說事解題“門門俱到”工作法,勝利北路街道辦事處創建的“群眾π”服務品牌等,都已在為民服務中落地見效,發揮著積極作用。
“樓道內電動自行車‘飛線’充電問題一直是火災隱患,人們反映比較強烈,前不久,我掃碼反映了這個問題,沒想到社區聯合物業公司第一時間回應訴求,很快給予解決……”家住紅旗樓工南社區的劉女士感嘆道,“說事解題機制就是好,今后我們再有急難愁盼的事不用發愁了,直接掃碼啥事也能及時答復解決。”
(記者韓潔 通訊員張楠)
【專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