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區域經濟能否健康可持續發展,好的營商環境須臾不可少。
懷來縣能夠成功吸引投資、獲得企業青睞,與當地擁有好的營商環境“沃土”密不可分。近年來,懷來縣著力解決影響營商環境的難點、堵點、痛點,通過打造四大營商環境品牌,下大力氣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一流營商環境,以更暖心的服務體驗、更精準的服務機制,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數字工商聯”提供精準服務
“有了河北數字工商聯平臺,流程審批方便多了。”近日,成功辦理完500萬元貸款后,懷來某運輸企業的負責人朱先生心里的石頭終于落地了。
為全方位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在發展中遇到的難題,懷來縣利用數字技術重塑管理架構、業務架構、數據架構,聚力搭建“數字工商聯”平臺,助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懷來縣工商聯在微信公眾號開設了“政策速遞”專欄,及時發布轉載各類惠企政策信息,加強宣傳解讀闡釋,同步開通快手號、抖音號、視頻號,建成“四號一體”的宣傳矩陣,形成“企業+有效資源+有效服務”的惠企服務新局面。同時,在縣工商聯官方微信公眾號開通了“民企有話說”留言板專欄,進一步暢通政企溝通渠道。為解決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在培優樹優推優工作中,懷來縣工商聯積極宣傳民營企業在社會公益事業、光彩事業、鄉村振興等方面的典型經驗做法,引導全社會尊重企業家,激發和弘揚企業家精神,營造良好的民營企業發展環境。
“信貸云超市”化解融資難題
“自從有了信貸云超市,現在再也不用為企業資金方面的問題發愁了!”在從“信貸云超市”上成功申請到一筆貸款后,懷來縣某企業負責人喜滋滋地告訴記者,“信貸云超市”操作簡單,解決了融資難題,這讓他對企業發展充滿信心。
金融信貸云超市是結合縣域實際設立的一站式金融信貸產品推廣平臺,涵蓋縣域10家金融機構67種金融產品信息,包括貸款品種、貸款利率、貸款條件、貸款期限等內容,向全縣民營企業和個人提供翔實全面的貸款產品信息,進一步滿足中小微民營企業多元化融資需求。金融信貸云超市的創建,開啟了“政務+金融服務”新模式,不僅打破了傳統對接模式,暢通政銀企信息溝通渠道,實現線上線下聯動,降低政銀企對接會議召開頻次,有效降低人力、時間成本,提高對接效率,實現了銀企點對點全天候零距離無縫對接,讓有貸款需求的企業一站式全方位了解各家銀行的所有信貸產品,從而挑選適合自己的信貸產品,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金融信貸云超市切實幫助有融資需求的企業瞬時了解金融機構信貸產品,促進銀行及時掌握企業資金需求,同時幫助企業“貸”比三家,真正成為幫助企業化解融資難的一把金鑰匙。
“電靚數港”賦能大數據企業
“多虧了供電公司為我們制定專屬的過渡方案,讓我們公司存瑞項目能夠提前投產運行。”河北秦淮數據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
發展大數據產業,電力保障是基礎。懷來縣全力打造營商環境品牌——“電靚數港”,以全流程服務、全方位舉措,當好企業的“電管家”,讓大數據企業快速落地、順利投產。
國網冀北懷來縣供電公司經理李孝斌介紹,為更好地服務大數據企業落地投產,他們在項目前期會積極對接政府有關部門,了解政府招商引資規劃及實施進度,提前部署電網建設規劃,及時滿足大數據企業用電需求;在項目中期針對大數據企業數據中心建設進度,快速對接企業施工用電需求,助力企業早日開工建設,早日落地投產;在項目后期針對數據中心正式用電,結合客戶發展需求、用電規劃等,分階段制定供電方案,及時滿足客戶各階段用電需求,避免等電、無電情況發生,保障客戶業務按時投產。企業投產運營后,他們會梳理大數據企業用電狀況,建立客戶專屬檔案,精準掌握企業用電負荷、經營狀況等情況,為企業提供“一企一策”的精準服務,助力企業節能提效。
“懷來葡匠”助力葡萄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懷來縣葡樂生態園內,來自縣城投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葡萄產業發展中心的技術總監李明亮和幾名工友,正不停歇地忙碌著。38歲的李明亮從事葡萄行業已經有8個年頭,從葡萄種植、管理到采收、銷售,都是行家里手,也是被大家稱贊的“懷來葡匠”。
葡萄(酒)產業季節性明顯,在葡萄基地種植、冬埋、出土、采收等環節需要大量人手,用工需求出現季節特性。懷來縣葡萄種植覆蓋12個鄉鎮,在葡萄及葡萄酒行業從事種植、采收、加工生產、包裝等崗位工作的工人和季節性農民工超過11萬人,其中季節性用工占比達70%。
“懷來葡匠”的勞務品牌通過輸出勞務農民工,有效填補了企業人員空缺,解決了企業在農忙季節部分“用工荒”“用工難”的問題,“懷來葡匠”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助推地方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依托懷來葡匠勞務品牌,懷來縣已經累計培訓人員1.5萬人次,向外輸送葡萄及葡萄酒各類專業人才1000余人。(河山新聞記者 郝大釗 通訊員 高成 楊磊 李進)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